2023-11-09 18:54:15 作者:□ 戚晓峰 来源:今日高邮
电影《你好,李焕英》曾以54亿票房火爆,感动了无数观众,很多人泪眼婆娑,甚至小伙子也为之泪崩。个人以为,一位普通女性,一部穿越剧,一段啼笑皆非的意外之旅,平常生活的小感动而已,倒是“焕英”这个名字唤起了我对革命女英烈的深深怀念,刘胡兰、赵一曼……还有我们身边的女烈士——胡曾钰。
初“识”胡曾钰,是在一次支部会上。同事介绍在他家乡牺牲的女英雄胡曾钰的事迹,大家听后非常感动,同时有种力量驱使我们走近胡曾钰,走进她曾战斗过的地方,去感受她当年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那片红色土地。
我们请来“资深讲解员”老支书孙有维介绍胡曾钰的英勇事迹。他凝重地说,胡曾钰是无锡堰桥人,1941年9月随“江抗”改编的新四军六师十八旅奉命转移到苏中,从“阳澄湖”转战“高邮湖”。11月随五十二团转战高邮,主要负责民运工作。高邮日伪军据点林立,斗争十分激烈。据他回忆,胡曾钰曾任三区区委宣传科长、武工队长等职,她克服江南人语言沟通的障碍,工作泼辣,爱憎分明,与敌人展开顽强斗争。1942年11月8日,她带队执行掩护任务,撤到庄子东野麦田时,腿部连中数枪,凶残的敌人猛扑上来连捅数刀,她浑身鲜血,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等到战友赶来时,只看到她身旁她用手指写在地上的模糊血书“家乡”两个字。
讲到这,动情的孙支书眼圈通红,指着南边不远处说,那就是胡曾钰烈士牺牲的地方,敌人离开后,战友和当地村民含泪将她的遗体安葬在野庙义冢地。
通过老支书实境的讲解,还原了过去的战斗场景,还原了胡曾钰的英雄形象。她与铡刀下的刘胡兰、老虎凳上的赵一曼等女英雄们一样伟大。
为了深入了解胡曾钰,我们联系了她的侄女胡继芳。据胡继芳回忆,她爷爷早逝,奶奶一个小脚女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非常艰难,但奶奶却非常朴实地认为,再穷也要把子女教育出来,孩子一定要有文化,将来才能报效国家。当时很多人劝奶奶,胡曾钰一个女孩子就不用上学了,奶奶坚决不同意,由两个哥哥打短工挣钱资助她,坚持让她读完初中。胡继芳认为,正是奶奶这种朴实的家风,引导三个子女全部走上革命道路。老大胡曾强化名吴益,1935年参加革命,参与过淮海战役。老二胡曾鍠是胡继芳的父亲,化名胡萍,1936年参加地下党,以教师身份隐蔽在沪宁线,2000年去世时身上留有多块弹片。老三就是胡曾钰,小学教师,弃笔从戎成为一名新四军战士。
胡继芳说:“奶奶和家人一直在打听胡曾钰的下落,高邮这边也不停寻找胡曾钰的家人。因为高邮人将‘无锡’的方言读法误理解成‘芜湖’和‘湖州’,故寻访常辗转于皖浙一带,直到1975年县政府党史办终于寻找到了我们家。这一等就是33年。那天我们都很激动,全家人相拥而泣,痛哭一场。那年我20来岁,和父亲当即赶来高邮。一踏进安乐村这片土地,全村老老少少三千多人齐刷刷地跪在我们面前,感谢曾钰救了他们村。我和父亲热泪盈眶,也长跪不起。”
胡继芳忘不了34年坚持每年清明到姑妈坟头添土祭扫的安乐村江达英老人,她是姑妈在当地认的干娘。就在胡继芳来过的第二年,老人离世,这似乎是老人家交代完后事的一种安心。
胡继芳忘不了当地的老百姓至今还记住姑妈,很多地方都以曾钰烈士的名字命名,曾钰村、曾钰广场、曾钰河大桥、曾钰小学、曾钰路,“胡曾钰烈士纪念碑”已被列入第一批江苏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
这片热土,已然成为人们心目中一处闪亮的地标,已然成为曾钰烈士真正的家乡。
你好,胡曾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