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母亲,我最敬爱的人

2023-11-13 20:14:10    作者:□ 蔡明    来源:今日高邮

母亲离开我们快十年了,我却觉得她并没有走远,仍时时陪着我、叮嘱我、关怀我。

母亲晚年,与我们住在一起。我下班回家,她要么在房间扫地,要么在厨房做饭。在飘来的饭菜香味中,她轻步慢迎上来,细细端详着我,看我高兴她就开心,脸上漾出一层笑意;看我疲惫她就端茶送水嘘寒问暖。而现在,一旦整个人心定下来的时候,母亲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脑海里,轻细温柔的话语就仿佛在耳边响起。

母亲是个从小就有志向、一生都在求上进的人。她出身于临泽镇东南五里村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外公是私塾老师,受男女平等新思想影响,给每个子女都提供读书机会。母亲从小就读过不少儒家作品,如《幼学琼林》《四书》《五经》等,也喜爱一些进步书籍。新中国成立,母亲考上临泽小学代课老师,后工作出色,又考转为公办教师,来到周巷中心小学,直至退休。

母亲是个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人,给她的学生、同事、领导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她工作认真,备课写教案既规范又详细;上课讲解抑扬顿挫,充分调动学生在语音手势上参与互动,她亲切的目光一扫全场,能触及到每一双求知的小眼睛;批改作业,有些问题的就耳提面命,辅之以点拨启发;放学了,特别是有雨雪的大冬天,低年级的孩子常踩湿了鞋袜,母亲就把在煤炉边炕好的干热的小袜子或鞋子套在他们脚上,有破洞处还给缝上……母亲带的学生特别聪慧懂事,班级一直是先进集体。有的班级竟从一年级一直带到毕业,母亲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公社学“毛选”积极分子,出席过县里先进教育工作者大会。她在周巷工作三十年,教育过两代人的学生,大家都称呼她朱妈妈、朱奶奶老师。

公社文教要集中开会学习了,乡下上来的老师要洗把脸、喝口茶,或者女老师换个衣服,都到母亲的宿舍,东西丢得到处都是。有年轻的女同事被欺负了,也来向母亲诉说,请求她的帮助。镇上男知青暗恋上某个老师,也来请母亲帮忙牵线。过年前,家里墙上挂满了一串串咸肉咸鱼,都是母亲帮客籍老师代腌制的。

母亲与邻里乡亲关系也融洽。乡下人上街卖菜,总要多秤给些母亲,母亲从不少付钱;有些人来说些家长里短的话,母亲总是耐心倾听,根据是非曲直从中调和劝解;有人家一时用钱着急,找到母亲暂借一下,她也常常咬紧牙关给予接济。在周巷老镇三十多年,母亲从没与邻里同事领导红过脸,是有口皆碑的待人处事很得体的大好人。

母亲在家更是贤妻良母。父亲在外工作多,家里的事全是母亲一人操持张罗。等到父亲退休在家,才帮她做点家务事,打水劈柴生炉子、挖地施肥搭瓜架。窗前,每每穿好一根针线,父亲就笑盈盈地递过来,母亲也总有夸奖的话等着他。对自己的四个子女,母亲都以说服教育为主,谁犯了错,打个小屁股,被其他老师戏谑为“掸掸灰”,她却跟上几句“不学礼,无以立”;平时吃菜她不伸筷子,我们搛过去,她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情往来,常常让我这个嘴馋的小男孩代表她去吃酒席。在我的记忆中,她从来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个早点。母亲一生因乳腺肿瘤开过四次刀,从来都是坚强对待,在七十四岁开第三次刀时,她深情地安慰伤心红了眼的父亲,当着一大家子人面,若无其事地走进了手术房。母亲那一刻的背影,瞬间模糊了在场儿女们的双眼,永远镌刻在家人的心上。

母亲很平凡地在这个世上活了八十九年,细想来,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情味,很有意义。母亲,我已读懂了您:知书达理、以身作则、君子风范、待人真诚。您就像夜空中的一颗流星划过,却留下了灿烂的光辉。母亲,您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