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学习汪曾祺漫谈录

2023-11-30 19:49:04    作者:□ 雪安理    来源:今日高邮

一年前,我曾以“浅谈文艺创作”为题,讲过自己对文艺创作的认识和体会。最近,我在汪曾祺纪念馆讲述了自己热爱并坚持文艺创作的情况,整理为《学习汪曾祺漫谈录》。

学习汪老,要认真拜读他的文章,从中领悟他的人品。先做人,再从文,这是古人的老话题。汪老的人品与文品皆光彩夺目。

关于汪老的著作和他家庭生活的故事,高邮许多人比我了解得多。我没有直接和汪老交谈过,但汪老去世后,我和他儿子汪朗见过两次面,喝过两次酒,而且是肩靠肩坐在一起,畅谈文化人如何做人的故事,他还劝慰了我。我说:“别人走的路未必是阳关道,我所走的路也未必是独木桥。”

汪老心地善良,他内心情感始终联系着穷苦百姓,写贫民的故事,写当年还不富裕的故乡人。他青少年生活穷困,后来参加革命工作,因为性格率真,有话直说,错划为右派。受到如此挫折,他热爱文学艺术的心始终如一,这就是我们如今常说的初心不变。

汪老1920年出生于高邮。3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他有一位好父亲,疼爱呵护着他。汪曾祺上学时数学成绩差,父亲说:“能考个及格分数就行了。”他18岁时考入西南联大,有幸遇到了导师沈从文。他当过中学老师,曾在赵树理手下做过编辑。38岁那年打成右派,他认为打成右派“三生有幸”,不然这一生就太平淡了。他干过又苦又累的体力活,再苦再难也笑对人生。他老老实实为人处事,老老实实读书写作。他取得了卓越成就,自然是刻苦的原因,但自身文学艺术的天赋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一辈子舞文弄墨,妙笔生花,晚年的绘画简朴自如,又使他成为一名花鸟画家。一个人在世上,短短几十年,在文艺道路上步入如此境界,实在不容易。

汪老当年病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甚至一些海外侨胞都同声哀悼他。一位作家逝世,引起无数人关心和追思,实属罕见。汪老在世时曾说过:“一个人死了,有人还想起他,就算不错了。”可见他的谦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艺战线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汪老的小说惊醒了文艺界,人们惊呼:“小说还能这样写?”“小说还能这样写爱情?”我们已习惯用“三突出”的模式写人,有许多“清规戒律”,而汪老“单兵突围”,独树一帜地写人性的真善美。汪老的作品震撼了读者的心灵,是划时代的惊雷闪电,这使我受到了深刻的启示。

如今学习汪老,并非是大家都要像他一样去写小说、写戏剧,这是不现实的。但是,人生在曲折艰难或欢欣快乐的时候,需要倾诉内心的情感,用文字写出来。我的短诗《秧田》就是如此写的:

稿纸像一块块秧田,

我在田里栽秧。

一字字,

心思在笔管内流出;

一行行,

汗水在标点上闪光。

我希望秧田茂盛,

为江河增添一丝翠绿;

我希望秋来丰收,

向祖国多交一捧米粮!

有几年,朋友离别,心情孤独,因而会更加沉浸在诗文中。我在创作并拍摄电视剧《少年李时珍》的时候,在主题歌中展示心声:

梦幻幻,夜沉沉,

人生如梦梦真诚。

真是儿时的情,

情是心灵的根。

情随根儿长,

根靠情丝深。

人生如梦梦真诚,

真诚入梦叹人生。

 

星闪闪,月润润,

人生如梦梦真诚。

真是处世的道,

诚是做人的本。

道随本而立,

本靠道支撑。

人生如梦梦真诚,

真诚入梦叹人生!

此剧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后又被译成英文版先后在新加坡和韩国播出。两年后,我又创作了电视剧《浊世清流》。这部反腐题材的电视剧,由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孙家正题写了片名,省纪委协拍。在主题歌的创作中,我胸怀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对掌权者易任性的丑恶现象一吐为快,激情呐喊:

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官,

蟒袍玉带芝麻绿豆一串串,

有的遗臭万年名声坏,

哪一个不是上台神气倒台惨。

官不爱民民受苦,

哪一个不是大风大浪掀翻了船!

 

哎嗨嗨呦,

老百姓痛恨那贪婪的官。

 

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官,

蟒袍玉带芝麻绿豆一串串,

有的留芳千古光闪闪,

哪一位不是雁过留声百世传。

官爱民呀民拥官,

哪一朝不出明镜高悬的包青天!

 

哎嗨嗨呦,

老百姓喜欢那清廉的官。

我的这首反腐歌曲,连同歌颂党的歌曲《太阳妈妈》,于1999年在北京卫视元宵晚会上由中国京剧团表演,阎维文演唱,两首歌同时播出。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汪老讲过的一些话,他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人的一辈子要活得有趣天真,最难能可贵的是要把苦难的日子过成有滋有味的样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