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7 17:50:07 作者:□ 韦志宝 来源:今日高邮
相遇在人海茫茫的大都市,是巧合,更是缘分。
去年,我去上海治病,抵达高铁上海站后,看看时间还早,没有坐地铁赶往目的地,而是步行。想想自己在这里一无亲,二无朋,情绪很低落,只顾低头赶路。很快就到了医院门口,我从上衣口袋拿出身份证抓在手上,汇入排队的人群等待入院登记。快要登记到我的时候,从里面出来一个保安,用普通话对我说:“我好像认识你。”我想都没想便说:“不会吧,你认错人了。”那个保安没有吱声,悄悄地走了。等我从医院出来的时候,他又走上前来和我搭讪:“听你说话,我倍感亲切,你肯定是我的老乡。你是不是江苏高邮那边的?”我这才开始注意到他,说:“没错。难道你也是高邮的?”他有些兴奋起来:“我一看就知道是你。你不认识我了?”我摇了摇头:“对不起,我记忆力不好,实在想不起来你是谁。”“我是你小学同学,就是经常带小人书给同学看的张德宝呀!”他连忙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原来是老同学,都怪我不长记性!”我赶紧打招呼。然后,我们相互交换了联系电话,加了微信。他还告诉我,他从钢铁厂提前退休,退休工资不算低,因为清闲而不自在,所以找了一份保安工作。
我很想知道,分别四十五年的小学同学,样貌变化很大,他凭什么一眼就能认出我?在一次闲谈中,他告诉我:“你走路匆匆忙忙的样子,你很瘦很精干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变化。还有你一口地道的高邮话,更让我确信,你就是我的小学同学。”我说:“你这三条理由,有一条并不充分。”他不解地问:“哪一条?”“我并非很瘦很精干。小时候确实瘦,近几年胖了许多。最近因为身体有恙才消瘦了些,也没有以前干练了。”我解释道。他笑了:“这并不妨碍我的正确判断呀。”
因为这次相遇,他经常来看我。在我治疗最痛苦的时候,他总是抽出时间劝导我,聊起我们小时候冒着零下十几度严寒,裹着棉袄走在冰面上开开心心上学的情景;聊起他借给我们阅读的系列小人书《铁道游击队》中“巧打冈村”“两雄遇难”的故事;聊起我们头顶炎炎烈日,排着长长的队伍,到田间地头帮助生产队拾麦穗的往事……感谢这位老同学,给我勇气战胜病魔,走出困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