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8 19:34:04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二姑娘出家在滴水庵,庵堂不大,但香火不冷。
二姑娘姓李,从小体弱多病,李太爷找到郭先生,掐完八字,郭先生告诉李太爷,孩子病弱难养,侍佛诵经方保周全。李太爷择吉日、备三牲,敲锣打鼓,将姑娘寄养于乡西的滴水庵。
一年年春花冬雪,二姑娘出落得越发俊俏,她眉眼清秀,身形消瘦,宽大的袖口微微卷起,露出纤细的手臂,一头秀发梳理得纹丝不乱。人们时常看见庵堂中一个娇小瘦弱的身影,跪在佛龛上方的观音像前诵经念佛,余音袅袅,轻烟浮动,仙人儿一般。
老郑岁数大了,大师太找来年轻的孙二爷负责庵里的几亩薄田。孙二爷眉清目秀,生就一副好嗓子。他夏秋唱小曲,田间唱号子,过年唱麒麟,据说可以连唱五里不重复。一天,孙二爷在田里干农活,看见出门打水的二姑娘。只一眼,孙二爷便喜欢上了俏丽的小尼姑。
“二八佳人眉毛弯,提起哥哥心里甜,正月初五来相会,朝思暮想情意绵……”孙二爷干农活,在田地里唱。
“太阳正中又斜西,小小毛雨洒郎西,右手替郎打把伞,左手替郎披件衣,打把伞,披件衣,姐姐对你真情意……”孙二爷车田水,在水车上唱。
听着脆亮悠长的小曲,二姑娘双手合十,意念躁动,是禅房的闷热,是聒噪的蝉鸣,还是不安的心跳?
一夜漫长,孙二爷带着二姑娘私奔了。
他们在澄子河北的林家厦定居下来。
瞎子算命路过林家厦,二姑娘叫住瞎子,瞎子叽叽咕咕掐了半天,告诉她,业根未除净,生子缺三分。
儿子出生了,二姑娘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生怕瞎子的话应验。儿子成家后,孙女孙子相继出生,二姑娘成了孙二奶奶,她舒了一口气。
孙二奶奶过得十分清苦。孙子出生不久,儿媳因为琐事寻了短见,娘家人不依不饶,操办完儿媳后事,孙二奶奶瘫坐在椅子上,精疲力竭。
孙二爷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寻医问药久不见效,一年后完全失明。儿子的双耳逐渐失聪,他的名字被人淡忘,成了四邻口中的“聋子”。乡人议论纷纷,说孙二奶奶强改尼姑命、生活如炭冰。生冷的寒夜,孙二奶奶不知哭了多少回。
孙二爷临终前,把孙二奶奶叫到跟前,叮嘱她完成孙子的学业,他抬抬手,指着画上的水车,哆哆嗦嗦说不出话来。孙二奶奶紧握他的双手,俯下身子在他耳边轻轻吟唱:二八佳人眉毛弯,提起哥哥心里甜,正月初五来相会……
孙二奶奶靠着几亩承包地,种小麦,打菜籽,割稻子,卖蔬菜,终年劳作,艰难度日。她带着“聋子”清明后养鸭放鹅,农闲时帮着村里打零工,勉强支撑孙女孙子的学业。孙女初三考取镇普通高中,面对日渐窘迫的家境和品学兼优的弟弟,她毅然放弃学业,到城里的服装厂打工。孙子初三考入扬州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放弃分配的工作到苏州打拼,八年后有了自己的公司。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