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场春节文艺演出

2024-02-05 18:49:43    作者:□ 赵旭东    来源:今日高邮

龙年春节正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网上线下,年味愈来愈浓。央视春晚正在紧锣密鼓地演练,即将在除夕之夜给亿万观众送上一台视觉盛宴。这让我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想起那时的春节,想起那时我们大队(周山公社联合大队)的春节文艺演出也曾带给人民群众年味、喜庆和欢乐。

每年跨入腊月的门槛之后,大队党支部周书记就开始筹划春节的文艺演出了。一般在腊月十七八,学校停课了,周书记明确一名具有文艺特长的老师牵头组织,从生产队抽调二十来个有才艺的老师、社员、学生,集中在大队学校的教室里,排练节目,大年初一登场演出。

1975年春节前,我也被大队抽出来参加春节文艺节目的排练。人员到位了,周书记前来做个动员,接下来就是“策划兼导演”的沈春山老师主事了。首先是排定节目,分配角色;然后组织背台词、排练,互帮互教,沈老师逐一点评指导;接着是文武场联动排练、初次彩排、二次彩排。除夕的上午,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彩排。计划初一、初二的下午,在本大队连续演出两场。在学校的操场上,大队组织人员搭起舞台,挂上背景幕布和两侧、前台的幕布,拉上电线,搭设扩音设备、麦克风、高音喇叭。舞台后面的教室,是化妆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室。那时,不需要做宣传、贴海报、发广告,全大队的干部社员、老人小孩都已收到生产队长的通知:初一下午两点,大队学校的操场上有文艺演出。初一中午一点多钟,前来观看文艺演出的人们,穿着崭新的过年衣裳,扛着木板凳,带着自家炒制的葵花籽、花生、蚕豆等零食,喜气洋洋地向学校操场走去。不仅我们本大队,就连周边的几个大队也有闻讯赶来看戏的大批观众。

下午两点钟,台下聚集着近两千名观众,前面有坐在操场地面看的,中间有从自家带凳子坐着看的,边上、后排有站着看的,甚至还有站在板凳上、骑在爸妈肩膀上、蹲在树丫上看的。舞台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显得红红火火;插在演出现场四周的几十面彩旗,迎风招展;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或样板戏的唱段。舞台上帷幕徐徐拉开,文艺演出正式开始了。开场节目是集体歌舞,全体演员在欢快喜庆的音乐、锣鼓声中上场,草绿色的军衣、军帽,鲜红的领章、帽徽,演员们动作整齐,歌声嘹亮。开场歌舞结束之际,男女报幕员一起登场,一段激越高亢的诗歌朗诵之后,报幕员手持节目单,宣布:“下一个节目……”接着便是各种短小精悍、体裁多样的说说唱唱、蹦蹦跳跳的节目表演。有山东快书、有相声,还有三句半、诗朗诵;有独唱、男女对唱,还有小合唱、表演唱;有单人舞蹈、多人舞蹈,还有京剧、沪剧、黄梅戏的独唱、联唱等。每个节目表演结束,台下便传来阵阵掌声。

这场春节文艺演出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原定初二下午加演一场,后又在初三下午增演了一场,并于初四到初六在其他大队巡演三场。初七、初八还与相邻的张轩公社兴无大队(今龙虬镇白马村)的文艺宣传队互演了一场。初十,我们联合大队选了几个节目,参加了公社组织的春节文艺汇演,载誉而归。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