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19:03:15 作者:□ 吕荣震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老家到外婆娘舅家,有30多华里的路程。小时候尤其喜欢往舅舅家跑。寒暑假几乎年年都会去舅舅家,过年就更不用提了。正月初二给舅舅拜年的风俗更是忘不掉的记忆……
小时候每年正月初二,我都会受父母之命,从老家独自一人肩背一个藤篓,装上父母准备的几包茶食点心,用半天多时间,从高邮临泽沿着子婴河方向,步行一路向东。经蒋沟,到朱堆,过金桥,越大李,走仲寨,进时堡,穿过无有人烟的芦苇荡,再花上两分钱摆渡到沙沟,跨过柴行桥,才到院内长着一棵老石榴树的外婆家。为的就是给外婆及舅舅们拜个年。直到1971年我初中毕业后,离家下放到500里外的江苏连云港,才中断了这个使命。
时间一晃数十年已过,当我又回到了故乡,尤其是退休后空余时间有了,感恩的心情浓了,给舅舅拜年的心境又自复燃了。所以,近年来一直坚持逢年必去,逢年必拜。
如今拜年已今非昔比。过去肩背10多斤茶食点心,走30多华里土路,如今省道贯穿两地,一路畅通;过去步行半天之多,如今自驾几十分钟即可到达;过去沙沟四面环水,断桥断路,必须乘木船摆渡,才能进入古镇,如今虽仍四面环水,但有桥有路,畅通无阻。
如今71岁的我,仍为81岁的小舅拜年祝福,是甥舅有幸。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