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该怎么爱孩子

2024-02-29 19:17:16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父母该怎么爱孩子,或者说,父母对子女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这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几天前,听两位老年女性在交流,我感到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地困扰着很多家庭。

一位说,孙子在家里什么事也不让他做,学习还是不好,还不能批评,一批评就东躲西藏,弄得一家人全城角角落落地找,就差报警。你说着急不着急?

另一位说,孙女已经上大学了,学习是不丑,可是什么都不会做,她妈妈过一段时间要赶过去帮她洗衣服,收拾床铺。放假回来,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不晓得做什么。以后结婚生子,怎么办?哪个父母能陪子女一辈子啊!

其焦急焦虑是可以理解的。如此之事,不是个案。

我们不禁要问,子女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以为,首先出在家庭,出在父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既然是课堂,是老师,就得给孩子以教育啊。可是,现在的家庭,现在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

上学,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专人接送。饭盛得好好的,就差送到口里。家里的大事小事,从不让孩子沾边,油瓶倒了也不让扶。父母唯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好了,眉笑眼开,成绩差了,愁眉苦脸。孩子成了学习的工具,除了学习什么也不会——不会尊重人,不会料理自己,不会为父母分担点点负担。

这能怪孩子吗?不能,你没教他们做呀。

这能怪父母吗?父母也很委屈。他们认为,孩子学习已经很苦了,哪还能让他们做家务呢?部分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以为自己在学习上帮不上孩子的忙,只能减少他们的其它负担,宁可自己苦点,也不让孩子们辛苦。

想法当然不错,但是父母可能没有想到,孩子不会在你身边一辈子,总有一天会像一只小燕子一样,自己要飞高飞远的,你不让它从小在窝边练习飞翔,长大了还怎么飞高飞远呢?

包揽子女的一切,看上去是爱,其实是害——害孩子,害家庭,甚至害社会。

那么,父母该怎样爱孩子,或者说怎样的爱才是真爱?

孔子不愧为圣人,他在二千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而且给世人以指点。

孔子说:“爱护他,能不使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去规劝他吗?”(原典为:“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第十四》)

我不知道孔子是在什么场合下讲的这句话,可谓言简义丰。我们只看前一句,“爱护他,能不使他勤劳吗?”孔子用了反问句,意即爱护一个人,一定要使他勤劳。反问句强调了语势,突出了语意。这个“之”是代词,指代谁呢?我以为,是两类人,一类人是子女后代,一类人是下属晚生。

孔子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真爱,便是使他们勤劳,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劳动,学习只是其一。

北宋大儒苏轼对孔子这句话作了注解。苏轼曰:“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苏轼说,如果爱而不使其勤劳,就如同禽兽之于犊子一样的爱。通俗地说,如果父母或上级对子女、对下属爱,而不使他们勤劳,就如同狗妈妈爱护狗崽子一样——完全出于本能,而无一丝一毫之理智。话说得有点尖刻,但道理很清楚。对一个人的爱,不使其勤劳,就是动物性的爱,而不是人类之爱。人类除了情感,还有思考,有规划,有责任。

每一位父母的责任是将子女培养成人。成人不只是有学问,还要有能力,有品德。

一个只知道学习,其它都不会不懂的人,能算是成人吗?当然不能。因为当一个人走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待人接物的礼数、工作生活的本领,还有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缺乏这些能力,在社会上也将是寸步难行。看看一些高分低能者,我们就能懂得对子女进行综合教育是多么重要。

至于,上级对于下级,也需要使之勤。如果一位领导把下属的事都做了,而让下属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这是一个好上级吗?

父母对子女的真爱,是把子女栽在大地上,经风雨见世面,而不是养在盆子里、置于温室中,否则,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惊慌失措。到那个时候,悔恨晚矣。

孔子只讲了一个“劳”字,需要我们悉心领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与学提出过更为明确的要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面的第一个“真”,是真知,是真理;“真人”,是指完整的人、健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应该朝着“真知”“真人”的方向努力,否则就算不上真爱,而且是父母的失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