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一碗手擀面

2024-03-18 18:47:00    作者:□ 丁鹤军    来源:今日高邮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对故乡高邮的阳春面情有独钟,但故乡一般早餐吃阳春面,而山西的手擀面却是中午或晚上的正餐,是用擀面杖擀出的大面片,再切成面条,所以称之为“手擀面”。我在太原生活了三十余年,至今也不喜欢吃馒头、花卷、揪片、猫耳朵等北方面食系列,但对家常便饭的手擀面却有食欲,自认为是人间的美味佳肴,是琳琅满目的山西面食中的天花板。

当兵入伍虽然在山西,但部队吃的是“大锅饭”,面条都是机器压制的。在和妻子相恋前,我并没有吃过地道的山西手擀面。第一次登门去昔阳岳父家,第一顿饭就是岳父下厨做的手擀面,筋道耐嚼,面香浓郁,是寻常百姓人家的味道,更给我一个心灵归宿的感受。

岳父做的手擀面堪称一绝,我们回昔阳,岳父偶来太原小住,我们都能吃到他做的手擀面。

做手擀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岳父擀面条,我在旁观看,没有动手干过,但对擀面条的流程是一清二楚的。有和面、醒面、擀面、切面、煮面几道工序。手擀面没有机制面条精细,但经过人工多次揉捏,面条细长柔韧,筋道爽滑,口感不一,风味迥然。

手擀面是否好吃,关键是和面环节。岳父做的手擀面喜欢加一点儿玉米面。舀出面倒在盆里,兑上适量比例的水。盐是面之骨,要想让手擀面吃起来有筋骨,事先要在和面水里加一小勺盐。边加水边搅拌,将面粉和成絮状,再将絮状的面和成一团,再边搅拌边用拳头揣压那面粉,这样反反复复地揉和,一直到岳父的手上不再粘有面粉,盆上也不再粘有面块,面团也十分光滑了,才算和好面。岳父常说,和面需要做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意思是和成面团的时候,手和盆不粘面、面团光滑。在和好的面上盖上一块笼屉布醒上一会,醒好的面团筋道圆润,拉扯不断,用手指戳一戳却不粘一点儿面。

岳父在宽大的案板上撒薄薄一层面粉,防止面团粘在案板上。把面团搓揉压扁,用长长的擀面杖在面饼上用力推压,来回擀动,两只手推出去、拉回来,打开卷上、再打开再卷上。一推,一收,一抖,一撂,很有韵律感,面饼逐渐由小变大、由厚变薄。再抓一把面粉撒在案板上,将擀好的面皮一层一层折叠起来,有手掌宽,就可以拿刀切面了。

切面条更是岳父的拿手好戏。他左手按在长长的面皮上,右手拿刀,刀背抵着左手指关节前,手起刀落,手退刀进,刀在案板上一阵“嗒嗒嗒”的节奏声响,不一会儿一条条长长的面条就切好了,厚薄一致,宽窄均匀。尔后,用手轻松地把面条拎一拎、抖一抖,抖下的面粉轻轻地散落在案板上,再往面条上撒一点面粉,抖一抖,手擀面就定型了,面条不黏也不断。

煮面条也是有要点的。切好的面条整齐地摆在案板上,大火烧开锅中水,把面条放进去用筷子搅散,开锅后加人点凉水。因为切得足够细匀,煮上两滚面条就熟了,面嫩丝滑,弹性十足。每次回昔阳吃手擀面,一锅煮不下一家人的量,岳父都是把面捞出盛碗,舀上浇头,劝说我们趁热赶紧吃。我们细嚼慢咽,撑肠拄腹,岳父才默默地为自己煮上一碗手擀面。

生命脆弱而无常,转身就是生离死别。去年春节的时候,岳父匆匆离别我们而去。这辈子再也吃不到岳父做的手擀面了,那一碗手擀面萦绕鼻息、回味悠长,已经是我心中永恒的眷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