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登龙王山记

2024-04-18 20:41:10    作者:□ 吴忠    来源:今日高邮

龙王山位处南京浦口高新区,是一座海拔只有114米的小山,因其形似卧龙而得名。整座山被林木覆盖,山脚有清澈见底的天然湖泊、大片大片的人工草坪,还有四季常青的灌木丛。无论什么季节去看,龙王山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儿子居住的小区就在高新区,我几次去都是来去匆匆,从未登过山。今年正月初二,我吃过午饭就独自去登山,以了却一下心愿。

天气阴,但一点也不冷。一条健身步道从南山脚开始直通山顶,我就从这里开始登山。步道宽阔平整,路面缓缓上升,走起来很轻松。步道上三三两两的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是来健身跑步的,有的是来观光的。观光的游客一边走一边拿着手机拍两边的景色。两边是密密的山林,光秃的树枝、扭曲的树干像是群魔乱舞。它们没有独立的姿态,相互拉扯,但挤在一起,阵势宏大,有一种众志成城的感觉。枯叶厚厚地盖了地面一层,偶然才能见到山体裸露的红褐色土壤。

健身步道旁边有路牌标记,让行人知道距离出发点多远了。走到600米的时候,路面坡度突然变大,对于我一个不常锻炼的人来说,走起来就没有开始那么轻松了。很羡慕一个岁数大的,步态轻松,走山路如履平地,本来还在我后面一段距离,不一会儿就走到我前面去了。到1000米左右,我坐在路旁石头上歇一下脚,这时候已经到了半山腰,视野也开阔了许多,可以看见远方的城市了。这里也比开始的地方安静了许多,不再听到环山公路上的汽车声。

歇了十分钟左右,继续上行,到1600米的时候,已经是山顶,这时候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可能就是为了这个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由于山不高,步道直上直下,不像一般的山路蜿蜒曲折、九转十八弯。一路上什么建筑都没有遇见,到了山顶才见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观测站门口挂着“游客止步”,不对外开放。高高在上的、有一间房子大小的球状观测台特别惹眼,方圆数公里的人都可以看到它。龙王山寺在观测站北。之前已经网上看到,龙王山寺庙因为香客稀少,没有经济来源,已经废弃。进了山门还是被一片狼藉的景象惊到了。院内杂草丛生,香炉锈迹斑斑,看得出来已经很久没有人烧香了。天王殿屋顶透光,四壁漏风,地面坑洼不平,还有矿泉水瓶等杂物东一堆西一堆放着,看来还有人在居住。没有四大金刚,只有弥勒佛像。天王殿后面同样破落的房子无疑是大雄宝殿,因为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我和其他游客一样,只是远远看一眼,可以看清里面一尊菩萨也没有。

从龙王山寺后门出来,一眼就看到一幢高大的圆柱体状楼房,竟然是客家土楼!偌大的土楼只有一扇小门,门上“铁将军”已经锈死,门楣上有“承启楼”三个字。门中央一个手掌大的方洞,可以从这里窥视楼里面局部。福建客家土楼体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福建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立即查了一下网上资料,说有一群福建人来到南京,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就在这建立了承启楼作为他们的根据地。后来事业失败,这幢楼就被废弃在这里。想这群福建人,背井离乡远道来南京,在这山顶上建造这么个庞然大物,这是多么的雄心勃勃啊。可最终又放弃,这中间该不是经历了什么波澜壮阔的事情?网上几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可谁知道这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呢。

远观了不开放的观测台,近看了完全开放的龙王山寺庙,窥视了半开放的承启楼,意犹未尽,我始终感觉这三处建筑之间有着某种联系。观测台代表科学,龙王山寺庙代表信仰,承启楼代表普通生活,三种不同领域正好就是我们社会的全部、我们人生的全部。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一起共生共存,在龙王山山顶昭示着这个世界。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有什么玄机。

我在山顶又休息了一刻钟左右,不打算沿着步道继续前进到北山脚了。山虽不高,但按高度算下来也有四十层楼那么高,担心到北山脚,回去要么绕很远的路,要么回头再登一次山,对于我这个意志力不强的人来讲是个不小的考验。于是我决定原路返回。

晚上,儿子问我今天爬山有什么感受,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的感受其实是复杂多重的,绝不是单一的,一两句话哪能概括?不过我还是跟他说,人生就如登山观景,你若把注意力放在登上,就会觉得很辛苦,你若把注意力放在观上,就会觉得这世界其实还是蛮有趣的。我希望这句话能对他有所启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