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告别老屋

2024-05-05 16:34:30    作者:□ 曹天安    来源:今日高邮

家乡的老屋,原属于伯勤乡花阳村12组,经多次合并后成了卸甲镇花阳村8组,始建于50年前的荒地,而今终于要拆了还田。

当年父母因家中人口众多,分家独立后在此地搭建了简单的茅屋,我便是在茅屋中出生,后因长年漏雨又翻建成如今的模样。老屋因地势较低,1991年连续近60天的雨水导致院落成了湖面,即使这样,老屋也是我欢乐的记忆。

院子里原本有夏天纳凉的大榆树,还有一棵桃树,桃子好甜,后来因经常生长莫名的虫子而忍痛割锯。小河边也曾有一棵栀子花树,可惜在父亲去世那年突然枯萎了。唯有一株万年青,历经多少春夏秋冬、风霜雪雨仍郁郁葱葱。那还是当年房子翻修时外婆栽种的,如今外婆已去世30多年。

主屋与厨房之间是砖块简单铺的,因无人居住,砖上积满了青苔。儿子小的时候,我们春节会在老屋住几天,有一次,我因为走得太急,在青苔砖上摔了一跤,吓哭了儿子,好在年轻无碍,儿子也很快在泥地上用钗子画圈圈玩。待我们在城里买房,把母亲也接来生活,春节就不再回老屋居住。

后来,农村自来水管道改建,因老屋无人居住,便停了管道;老家的电工也告知,为了安全,需切断电源。至此,老屋就成了故乡的建筑,每年只在清明时节看上一眼。

最西面的房间有一个雕刻精致的大床,油漆依旧鲜亮。小的时候,父亲说这大床是为我结婚准备的,可惜从初中开始住校后,这床就离我越来越远。

堂屋的吊扇已落满灰尘,记忆中它在转动时会左右摇摆并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一如老者诉说时代的变迁。

中间一屋有一张古式的大床,小的时候家中还没通电,父亲经常点着煤油灯,斜靠在床头,看他的章回体小说。那年父亲下葬后,村里人告诉我过两天需要去坟墓继续清扫,可是我对如何清扫却完全不知,便习惯性地走进屋里,想问问父亲该怎么清扫。进屋后,熟悉的床头再也没有父亲熟悉的读书身影,没有我唤一声“爸爸”然后他抬起头看我的慈祥,那一刻禁不住再次泪落。父亲已经远去,这屋一度成为小鸟的乐园,现在梦到父亲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最东面一屋是我小时居住读书的地方,后来父母为了供我读书,这个屋就成了养牛、养蚕换钱的地方。

告别老屋,告别过往,老屋内居然找不到可以带走的物品。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