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18:10:43 作者:□ 杨兰萍 来源:今日高邮
我们的工作群名是“兰台人”。三年前,当我半路转行,同事邀我进群,我竟不知道“兰台”是什么。同事告诉我,“兰台”就是档案的意思。如此低调的工作竟有这样风雅的称谓,令我兴趣顿生。
“兰台”最早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宫殿和文化中心,史称“兰台之宫”。屈原、宋玉都曾在“兰台”用文学文采激荡日月风雨,屈原素有“香草美人”之称,宋玉被称为“兰台公子”,有典故“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说的就是宋玉的《风赋》里偏说什么风有雄雌,无法理解庄子说的“风是天籁”的道理。到了汉朝,皇家在未央宫内建造了一石室,专门用来存放中央档案和典籍图书,而这个石室被称之为“兰台”,由一位御史中丞掌管。东汉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就曾受诏在此编撰《汉书》而被受封为“兰台令史”。从此,后世就把写史书的和管档案的统一称之为“兰台”。
档案工作素有“兰台虽小,知千秋功过;史册数卷,理古今渊源”之说。作为档案人,我们日常的工作极其繁琐单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遍遍重复着搜索、分类、编目、装订、盖章、归档,这是一项无声而漫长的工作。同事爱萍可以说是我们档案人的一个典型,日常工作中,她总是一脸微笑,让人觉得温暖可信。记得有一次,一位市民匆匆来替朋友查阅婚姻档案,而依规定这类文件必须由本人持相关证件才能查阅,在听到来人焦灼地诉说因为朋友住院多日,而其配偶已经去世、急需办理房产过户、无法亲自前来查档的原因后,爱萍没有简单地以不符合规定拒绝,而是耐心做好解释,并主动带着打印盖好证明章的档案送到医院,为该查档者提供上门服务,令查档者感动不已。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爱萍身上还有很多。有时外地查档者预约双休日或节假日到馆查找档案,她也不会因为影响休息而故意推托,总是放弃休息时间尽量满足人家,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抱怨。而作为征集编研科的负责人,爱萍还常常大街小巷打听拜访,将散存于社会和个人手中的档案和相关文献收集进馆,积极地丰富馆藏。我总觉得,她的身上有一种令人折服的精气神,那就是对平凡工作所倾注的耐心、细致和坚守。
兰台多风致,芸阁有书香。档案之所以被称为“兰台”,是因为古人多用兰草驱避书中蠹鱼,所以兰草被广泛种植在藏书台周边。兰品高洁,兰气清芬,正如我身边所有的兰台人一样,她们默默地守护着那记载着历史的一方天地,用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为后人保留下那些珍贵而美好的历史瞬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