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 18:11:10 作者:□ 聂凤康 来源:今日高邮
香沟桥不只是一座桥,还是一个地方。
今天的高邮镇境内捍海路与香沟河交界并以此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曾经有一个从无到有再到繁华的商业集散地,持续了三十年之久,这个地方就是香沟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条从盐河往东通向十里尖的河叫香沟河,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夏天,河边长满水草,长长的如丝带状,我们叫作河草,上面时常还会吸附着一些螺蛳。小时候,我们经常用洗澡盆到河里捞河草、摸螺蛳,回家喂鸭子。河的两岸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芦苇和杂草,树木品种很多,有柳树、榆树、刺槐、梧桐、楝树、桑树,杂乱无章地生长着。岸上是一条并不宽敞的泥土路,沿着路边就是一条庄台,一座座低矮的瓦房住着一户户纯朴的农民。庄台很长,通常二三十户左右就会有一道土坝头,将庄台分隔成一个一个生产队。沿着这条庄台,小时候,我们每天三五成群地结伴到集镇上的学校上学。从我家所在的生产队一直往西,代庄、严庄、朱庄、赵家、徐庄、赵庄、高谢,谁家屋后有棵柿子树,谁家有条很凶的大狗,谁家祖传磨豆腐,我们都一清二楚。
朱庄生产队境内有一条南北向的灌溉渠将生产队从中间隔开,渠西边的小路向北一直通往高谢大队部,往南有一座横跨香沟河的小桥,将河南北岸连接起来,河南岸路东是凤凰大队,路西是丁庄大队。这座桥是三个大队的交汇点,叫香沟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也吹绿了家乡这块古老的土地,勤劳的农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编织美好的生活,也为家乡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时候,农民除了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家家都有一点自留地,种点蔬菜,自给自足。稍微勤快些的人家,把自家的场头隙地全部利用起来,种植的蔬菜多了,自家吃不完。那时,计划经济已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民的经商意识逐步萌芽。香沟桥附近的一些人家,把多余的蔬菜拿到香沟桥头来卖。开始,也就零散的两三个人在桥头边卖。后来,一些赶早挑担走村串户卖豆腐的、卖烧饼油条的,到中午还有些剩余没有卖完的,也聚到这里来将剩余的卖完。就这样,农户家里攒了一些鸡蛋、鸭蛋的,多些黄瓜、西红柿、茄子、韭菜什么的,也不时地拎到香沟桥这里来卖,渐渐地人多了起来。桥头这户人家看准时机,在自家房屋边上搭个小棚,开了个小卖部,卖些油盐酱醋、花生瓜子之类的,后来,还在门前空地上放了两个康乐球(台球)桌子。至此,香沟桥集散地的雏形逐步形成。过去,我们买东西向东要去十里尖,向西要去集镇上,都比较远。现在,家里要打酱油、买点蔬菜什么的,只要走很近的路到香沟桥就能买到。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经常和小朋友聚到这里打康乐球,在小店里买一角三分钱一袋的五香葵花籽和五分钱一支的冰棍。到九十年代初,这里已经有了肉摊子、菜摊子,还有杂货店、理发店、饺面店等,几乎都用香沟桥为店名。
九十年代左右,集镇附近陆续办起了几个乡办厂。为方便交通,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在香沟桥向北约三百米处修了一条东西向的沙石路,即武安路,从乡政府门前经过,再往西一直通往文游路。这样一来,东南片的老百姓到工厂上班、进城都要经过香沟桥,再由武安路向西。香沟桥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凸现,人流量逐步加大,商业集聚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随着通村公路建设、香沟桥拓宽重建,到九十年代后期,从香沟桥南头百十米一直到武安路,沿路边陆续建成了各种商铺,饭店、浴室、理发店、批发部应有尽有,香沟桥的商业逐步繁荣。
进入二十一世纪,高邮镇的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政府更加注重城镇化建设,武安路拓宽改造成了黑色路面,南侧全部建成了商品房,北侧都建成了工厂。武安路与通往香沟桥的通村公路交叉口处成为交通要口,而香沟桥边上的老庄台路上几乎没有行人了。一些精明的生意人抢占先机,纷纷在交叉口处摆摊设商铺,香沟桥集散地逐步北移,饭店、超市、熏烧摊、理发店、浴室等纷纷迁到叉口处,香沟桥集散地发展为十分繁华的地段。每天傍晚,路过的行人买菜的、下班的工人顺道来浴室洗澡的、附近的居民散步逛超市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香沟桥的商业繁荣达到鼎盛时期。
随着城市东移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左右,先是捍海路建设,然后是武安路东延,香沟桥正处于这两条主干道的交叉口,繁荣了三十多年的商业集散地以及周边地区的民房,即将全部拆迁。虽然涉及到很多商户和群众的利益,但他们顾全大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如今,香沟桥地段已经被南北向几十米宽的马路交叉覆盖,北边高楼林立,成排的商住房、写字楼,南边是工业园区,俨然一幅现代化的城市版图。
昔日繁华的香沟桥已经不复存在,经过整治后的香沟河却旧貌换新颜,两岸沿坡覆盖了绿化草丛,种植了乌桕、金桂、垂柳、二月兰、美人蕉等花木,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原先的村民已全部拆迁搬入各处新居,他们偶尔也来香沟河边散步,回忆起曾经繁华的香沟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