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粽箬情

2024-06-10 16:57:16    作者:□ 赵旭东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老家庄子向东约1000米,便是方圆几十里的白马荡。放眼望去,河汊纵横、碧水泱泱,荡滩成片、芦苇苍苍,好一派旖旎的水乡风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每当端午节临近,打粽箬便是我们这群十四五岁的小伙伴创收的好时机。中午、晚上放学后,成群结队地去白马荡打粽箬。芦苇丛里密不透风,烈日当头、上烤下蒸、酷热难忍,且蚊虫成群、蛇蝎出没。但是,为了抓住那十来天时间,多打些粽箬卖钱,我们却是兴致浓厚,劲头十足,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在芦苇丛中,我们高高地仰着头,专拣高大、健壮的芦秆下手,扳低芦苇最顶端,采摘最上面鲜嫩的两三片新叶,一把一把,一捆一捆,积少成多。从芦苇荡里打回来的粽箬,放在河边的大桶里,用清水养着保鲜。在赶集的前一天晚上,将芦叶一片片顺向叠齐,鲜嫩宽大的叶片放在外层,分成二至三斤一小把。第二天,我带上小秤,挑着一担粽箬,来到离家五六里地的吴堡集市售卖。早晨,集市人流如潮,每斤粽箬可以卖到一角钱;到小中时分(十点钟左右),赶集的人流逐渐稀少,每斤只能卖五六分钱;临近散集,看着箩筐里还没卖完的粽箬,很是着急,四分钱一斤也卖;实在卖不完了,就饿着肚子,走村串户,沿路兜售。就这样,一个“端午季”,总能卖上二三百斤粽箬,能赚二十多块钱。二十多块钱,今天算来也就四五碗鸡蛋阳春面的价值,可在五十多年前,那是我们高中学生一个学期的伙食费。父母与我有约在先,卖粽箬的收益全归我支配。当然,我也不会乱花钱的,钱还是用在购买学习用品、午餐代伙费等必须的开销上。我上高中时的黄色帆布书包、白色跑鞋,还有我穿的第一双尼龙袜子,就是用卖粽箬的钱买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