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相公坟”墓主身份初探

2024-06-27 22:28:07    作者:□ 翟荣明    来源:今日高邮

明隆庆以来的历代《高邮州志》均称:“相公坟,不知墓主的姓名朝代。有人说,这是明丞相汪广洋的坟。此坟占地三十余亩,在高邮城西十五里的茅塘港口。”茅塘,亦称茆塘、毛塘。“相公坟”在今高邮镇原湖滨乡新民滩毛塘港口处,王港之西,胡庄圩之东,乔家尖东南。当地有村民称:约五十多年前,曾见到“相公坟”所在的滩涂上有残缺的石人石马,还有团桌面大的石龟。

“相”者,宰相、丞相也;“公”是对有德有才之人的尊称——“相公坟”是指官至宰相、丞相者之坟。汪广洋虽官至丞相,却是以朋党为奸、欺君不报、包庇罪臣等罪名被朱元璋下令斩杀于今安徽当涂县境内的,即使他后来曾草葬高邮,或者在邮曾留有衣冠冢,也绝不会有人敢用三十余亩的土地明目张胆、大张旗鼓地为这位“罪臣”建墓地、筑神道、立石人石马。2009年12月,山东省临清市在文物普查中发现相关证据,从而认定汪广洋墓在该市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而高邮史上,官至丞相之位的,只有汪广洋一人,故“相公坟”不可能是哪位古代乡贤的墓冢。此外,笔者也未发现高邮周边地区如仪征、邗江、江都、安徽天长等地,有官居相位者葬在高邮城西的记载。

既然“相公坟”不是髙邮及周边地区哪位先贤的坟,会不会是高邮历史上哪位主官的坟?在可稽考的明以前170多位高邮主官中,官至相位的只有三人,一是宋端平二年知州马光祖,后来他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而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载,马光祖墓在浙江武义县四都乡洪桥头福圣寺旁;另两位则是元代高邮路上万户府达鲁花赤完者都及其长子特穆尔特古斯。

完者都(1239—1298),亦称完者拔都,钦察人。忽必烈称他真壮士,赐其名曰“巴图尔”。完者都十八岁从军,开始参加灭宋战争。后四十多年间,他先后参加鄂州之战、丁家洲之战,攻打武昌、襄樊、沙洋新城、杨子桥、焦山、常州、泰州新城、临安、扬州等地;征讨济南李璮及漳州陈钓眼之乱,查处浙西贩卖私盐案。由武略将军、武义将军升至镇国上将军、骁骑卫上将军,由新军千户升至管军万户,由资德大夫升至荣禄大夫;曾获赐翎根甲、织金服、白金、楮币、战马、弓矢等。

期间,至元十三年(1276)七月,高邮入元后,完者都任管军总管、高邮军达鲁花赤;十四年,高邮由军升为路,完者都升为高邮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十九年,升任管军万户,兼高邮路总管府达鲁花赤;二十年,高邮降为府,改任高邮万户府达鲁花赤;二十三年,任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浙西宣慰使,兼管高邮万户军马;二十五年,任遥授尚书左丞、浙西宣慰使,仍兼管高邮万户军马;二十六年,高邮改为散府,属淮东宣慰司,完者都任淮东宣慰使。

完者都在邮期间,“兴学劝农,有循吏之风”,辖内“政平讼理,年谷丰熟”,四方之民纷纷携家人财货聚居高邮。有一次,城郊有老虎为害,他飞马赶到老虎出没之地,徒手格杀了一只猛虎,还生擒了两只老虎回府。百姓为其建生祠。去世后,他被追赠为效忠宣力定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尉、上柱国,追封林国公,谥“武宣”。完者都去世后葬在何地?笔者在元代程钜夫的《雪楼集》中发现端倪。

程钜夫(1249—1318),号雪楼、远斋,建昌军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商议中书省事。其所撰《雪楼集》有一篇《林国武宣公神道碑》的铭文,铭文载,皇庆二年(1313)冬,程钜夫受皇帝之命为完者都作神道碑铭,以“表其世系,诠其行事,揭诸墓道,以著功臣之思”。该碑铭不仅有比《元史》《新元史》的《完者都列传》更丰富翔实的生平事迹记载,还明确记载了完者都下葬的日期和地点:“大德二年二月二日,葬于高邮城西十五里茆塘之原。”

神道碑铭所称“茆塘之原”与州志“相公坟”所在地“茅塘港口”均在城西十五里,故“茆塘之原”即“茅塘港口”所在地。完者都曾任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遥授尚书左丞。世人称其坟墓为“相公坟”,可谓实至名归。而有史料佐证官至相位,且葬于高邮茆塘之原,筑有神道的,有且只有完者都一人,故可推断“相公坟”系完者都之坟。

完者都下葬时,茆塘之原当为一片高出湖面若干的宽广陆地,这从雍正《高邮州志》“相公坟”的位置图亦可得到证实。约在1289年,完者都升任他职后,儿子穆尔特古斯世袭任高邮府达鲁花赤,后升任资德大夫、遥授右丞、淮东淮西道宣慰使,兼管高邮万户军马,约1320年方离任。约从1323至1341年的近二十年间,完者都的嫡长孙世袭明威将军锡桑一直担任高邮的达鲁花赤。其坟墓在其葬后四五十年内,当一直都会得到子孙们的保护和祭祀。甚而其他家族成员去世后,亦会葬在其坟墓附近,成为家族墓群。直到1353年,张士诚入据高邮,并从此长期盘踞高邮为止。

七百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今天的“相公坟”似乎已荡然无存,这与元朝对高邮地区实际统辖时间相对短促,以及黄河屡屡夺淮、历代兴修茅塘港口及周边的水利等密切相关。然其地下墓穴及神道碑、石像生等相关设施当有遗迹可寻,只是或已完全浸入高邮湖入江通道的滩涂之中。要彻底揭开“相公坟”的神秘面纱,还有待未来考古发掘成果的支撑。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