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1 19:15:41 作者:□ 陈仁存 来源:今日高邮
宋大命在东大街理发几十年,哪家的孩子满月不是抱到他这里剪胎毛?小孩子在妈妈怀里蹶上蹶下,杀猪也似的。他一边哄一边剪,再调皮的小把戏都会很快安静下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也让他成为东大街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一张大大的、又白又嫩的脸,一个大光头,没有皱纹,没有斑点,敞亮敞亮的,像棵大白菜。宋家几代人都是光头出名。宋大命有个名字叫宋远竹。
宋大命有很多老客户:县干部、言局长、张书记、赵厂长、王经理……来这里理高邮城里他最拿手的向后梳的“毛式”发型,比在别处理的威严气派。谢了的顶经他一手拿梳子一手拿剪子摆弄得妥妥帖帖,似风吹不乱、雨淋不散。所以,宋大命从不缺好烟好酒,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平日里白衬衫外头加一件开司米背心,米汤色裤子,锃亮的黑色大头皮鞋。早晨他拎一只荸荠竹篮子出门,从月塘河边的家绕到北城门口,在石狮子向北的五柳园“一壶三点”,然后买些鱼虾之类中午下酒菜,跟老婆对斟,貌若悠闲自在。再走几步就是他的红星理发店。红星理发店在东大街的鼎昌对面,宋家几代人都是在这里做理发手艺的。祖上来自山东青州。怪不得宋家人都能喝酒,跟梁山好汉一定脱不了渊源。宋大命喝个半斤八两,剃刀握在手上没有一回不利落的。他的身边总少不了几个学徒,这是国营理发总店分派给他以老带新的。在他进店之前,徒弟们生炉烧水,为他泡好茶、摆好烟。
店里的学徒有男有女,因为新时代的服务窗口更需要靓丽,招工时候都是挑选漂亮的青年男女到理发店当学徒,红星理发店是首选。老宋带出的徒弟,不论手艺还是做人都行,尤其是牵手率达百分之一百。想当年宋大命跟他爸学徒,刚学到一半,新中国成立,提倡男女平等,店里分配来一个女学徒,叫朱秀梅,皮肤白皙,干净爽利,拖一条齐腰的长辫子。曾经是唱苏州评弹的,为脱胎换骨,改行学理发。当时的宋大命不也是满头乌黑卷曲的好头发吗?出门方格鸭舌帽、白西装、蝴蝶结、黑尖头皮鞋,非常海派,像位小开。宋大命开始魂不守舍了,不是夹刨夹着人头发,就是剃刀在手上拿不稳刮破人脸皮,被他老子拿荡刀布抽过几回。女孩看出他的心思,于是在暗地里跟他交底,非他不嫁。她让他把长辫子咔嚓一剪,刷成“运动头”(女运动员发型)。在店是白大褂,两只眼睛水汪汪的像电影明星王丹凤。脱了白大褂,是荷藕色真丝长裙,半高跟白色皮鞋。两个人从偷偷摸摸看电影、听戏、吃点心、逛运河堤,到大大方方地肩并肩走在大街上。等到朱秀梅学徒期满,两人就到民政科领了大红本本。那时国家新《婚姻法》刚刚颁布,大力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县总工会、妇联给他俩和其他九对在“工人俱乐部”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然后让十对新人披红戴花乘坐十辆黄包车绕城一圈。东大街因为仅宋大命和朱秀梅这么一对,所以显得格外稀奇,常被人提起。还有在集体婚礼上,朱秀梅一袭红妆,手抱琵琶,款款落座,顾盼生辉,唱了一曲弹词《梅竹》:“栽梅种竹近深闺,代代相交竹与梅。梅在竹边竹作伴,竹在梅边梅奉陪。梅欲去时难留竹,竹要相留难脱梅。梅爱竹、竹贪梅,相亲相近竹与梅。思君泪湿湘妃竹,孟浩然踏雪去寻梅。炮竹一声催腊去,忽闻梅到报春回。把接风酒摆在梅亭上,与君同饮酒三杯,今朝同赏竹与梅。”轻清柔缓、低沉委婉,醉心荡魄。恰是本地行家喜欢听的高亢又平直的“俞调”。又不禁让人感叹,世间竟然有这么巧合的“梅竹姻缘”。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