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马饮塘的风景

2024-07-18 18:10:41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我的外婆家在高邮南门外马饮塘,见证了马饮塘风景的变迁。外婆家是做生意的,房子不算小,一溜排好几间。巷子最东边是马饮塘河的码头。码头静静地卧在塘边,塘中日月不停地穿梭。我幼时,外婆早已过世,两个舅舅还住在那里,我常随母亲去看望舅舅。有一年中秋的夜晚,我站在码头上看月亮。月亮特别大,似乎就挂在大白果树的树梢上。马饮塘河里满是星星。那时,南门大街还不是旅游地,但也挺繁荣。人口稠密,紧挨大运河,人流很密。

历史上的马饮塘河是十分繁忙的。东通盐河,从下河来的船停满了河塘,向东延伸出去很远。码头边人头攒动,几乎都是做生意的。粮行、鱼铺随处可见。每天都有新鲜、精彩的故事,马饮塘成为高邮南门生活的窗口。到后来,什么也没有了。一片沉寂,那些人和船就像被一阵风吹没了,只剩下馆驿巷、马饮塘、盐塘巷等一些空荡荡的名字。华严寺在大运河拓宽时拆了,那是高邮知名的大寺,香火很旺的,我的外婆常去烧香拜佛。盂城驿还未被发现,在杂乱中沉睡。那时候是麻绳厂和搬运公司一中队,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谁能想到日后隐身在此的盂城驿会重新点亮南门大街呢?

马饮塘此时也是冷落的,没有行船,也没有大批的人流。虽然河水很是清洌,实际上就是一个普通的河塘。我常在这里和表兄嬉戏追逐,捞水草、擦水花、捉青蛙、捡拾大白果树落下的白果子……青草长得很茂盛,有半人高。可以倾听蟋蟀歌唱,不时有水鸟飞过。我和表兄在众多的巷子里奔跑,捉迷藏,然后在马饮塘边洗去脸上的尘土。马饮塘河中央有一个小岛,似乎荒芜了很久。我想去那里游玩,却无路可到,又有点害怕。向南是大片的菜地,属高邮镇新华村。每年冬天的时候,满城人家腌制的大白菜就产于此。

在我的记忆里,马饮塘就是一条普通的小河,波澜不兴。后来文物普查时在馆驿巷里发现了盂城驿,搬迁了一中队和麻绳厂。一座保存较好的明代驿站横空而出、熠熠生辉,南门大街顿时苏醒过来,马饮塘河也清亮了许多。马饮塘河也曾是为盂城驿服务的,它不仅是盐河西端的码头,也是驿马饮水的水源。盂城驿四周的许多巷子又擦亮了过去的名字,馆驿巷、盐塘巷、运粮巷、福海庵巷、小猪集巷、大猪集巷……打造盂城驿的动作是系列而迅捷的,恢复了明清老街,修缮了马饮塘周边的老旧房屋,整治了巷道。马饮塘河边设立了群雕,最有名的是驿马和码头工人,栩栩如生,颇具内涵和活力。周边还修建了不少的水榭亭阁。这下可乐坏了此地的居民,破旧的老屋成了旅游景区的一部分。马饮塘开始灵动起来,似乎找到当年鲜活的感觉。

马饮塘的风景大变,像一名长途跋涉的女子洗去了脸上的灰尘,露出了亮色。马饮塘河水似乎更清澈了,河岸整洁而清新。最突出的是修了几座灵动的桥。除了马饮桥比较质朴外,清秋桥显得很有艺术性,拱形亭桥,桥上有双层亭阁,桥下有三孔,中间大两侧小,可映日月;背景是云朵和绿树,十分雅致。西南方向还有清宁桥,小巧玲珑。这些桥把马饮塘河艺术化了,严格说来,并不符合历史的实际。在往昔的时光里,马饮塘河是一条行船之河,水上要道,充满了劳动的气息,繁杂而有活力。而新建的桥当然是不能行船的,称之为景观桥,可谓是对劳动场景的美化和提升。

马饮塘河中央的小岛因为清秋桥和清宁桥的沟通,而真正成为了一座百花园。岛上绿树成荫,意境幽远。岛的南端有古寺,名字叫柳荫禅林,系清嘉庆年间所建,颇有些意趣。据说,蒲松龄曾居于寺后的一间茅屋,称为柳泉茅屋。2014年时恢复了古寺和茅屋。

马饮塘河是一条古老的河。马饮桥的东侧有文天祥塑像,此处被命名为文天祥广场。据记载,当年文天祥和元人谈判被扣,于京口逃脱,就是从高邮南门的马饮塘河向东到嵇家庄,转道泰州的。

马饮塘已成为一条内涵丰富的景观河,声名日益远播。

盂城驿边马饮塘的风雨带走了我的外婆和舅舅,只剩下陈年老屋在那儿沉默。野草正在屋檐边生长,青苔在墙角延展着深绿。老人没有了,新人不认识。我站在巷尾,西望夕阳,深切感受到时光的遥远。

我记得并喜欢马饮塘的风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