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父亲最爱的唱片机

2024-10-14 17:27:10    作者:□ 陶鸿江    来源:今日高邮

2019年,乡下老宅翻新,搬家时发现妈妈床后的大木箱子上放着一台落满尘灰的唱片机。我如获至宝,因为它曾是父亲的最爱。

这个唱片机,是父亲40多年前买的。外壳是红色的小木箱。掀开箱盖,中间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圆盘,边上有两个旋钮,一个是开关,另一个调节音量。后面有一个长长的棒子,像鸭脖子,头子上有一根针,叫唱针,头子可以拔出来,也可以插进去,便于更换。箱子的旁边是喇叭,可惜被老鼠咬坏了。里面的电线也被老鼠咬坏了。只是圆盘上还放着一摞摞唱片,有黑色的,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大的,还有小的;有厚的,也有薄的。唱片上面也落满了岁月的尘埃。

这个唱片机是交直流电两用的。通电后,圆盘就带着唱片转动起来,然后把唱针轻轻地放在唱片的边缘,音乐就通过音箱传了出来。唱针随着唱片的旋转,也跟着唱片上的螺纹一点点向中间移动,到中间的时候,唱片就放完了。

当时每次换片或重放时,都是父亲或他最宠爱的人——我5岁的女儿才可以动手,别人是不允许碰的。有时我换一下片子,父亲都要唠叨:“跟伢子抢什么呀?以后不许乱动了!”女儿也在旁边调皮地插话:“是的,还跟我抢呢!”我连连点头。有时,一个片子快放完了,女儿正在洗脸,手湿了,无法换片,她就扯着嗓子远程“遥控”我:“老爸,片子没了,快换一下!”女儿“授权”之后,我就去换片子。我有时将唱针往中间放多了点,女儿大声说:“爸爸,你放多了!”父亲听到也会大声嚷嚷:“片子都不会放,还不如伢子呢。往边上放点!”说着,就放下手中的活儿,过来指导我。这祖孙俩一唱一和,好像就是这个唱片机的专业技师。父亲再忙,隔一段时间都要用牛毛刷子掸去圆盘上、针头上、唱片上的灰尘。每次不播了,父亲都要合上盖子,然后用一块红布覆盖在盖子上面,生怕沾上灰尘。有时,我忘了翻片,唱针划片了,父亲就涨红了脸,两只眼睛瞪得圆圆的,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我知道:这台唱片机是父亲的宝贝呀!

父亲虽然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但他特别喜欢地方戏曲,尤其是对淮剧情有独钟。他先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但戏曲无法随意点播,于是就买了这台唱片机,还买了许多唱片,以淮剧居多。那个时候,家里有台唱片机,可算是稀罕物了。左右四邻,都过来听戏。特别是夏天乘凉时,唱片机一放,王志豪的《河塘搬兵》一开腔,乡亲们都摇着芭蕉扇往我家跑。今晚播放《梁祝》里的“十八里相送”,明晚就播放《赵五娘》里的“叹月思亲”和“高中”,后天晚上就播放《打金枝》里的“劝婿”……有时还应乡邻要求播放全场剧。

父亲听戏听得入迷了,有时一直端着饭碗不吃,完全沉浸在剧情的喜怒哀乐中。下雨天,他在家一边搓草绳,一边听戏曲,有时就把草绳勒在手上出神地听。如果出去干活,回来吃午饭时都要过把瘾。过年的时候,悲剧是不放的。大年初一早上,放过鞭炮,一家人都起床吃过大圆子,父亲最爱听的扬州小调《送麒麟》就唱响了。喜庆的锣鼓声、欢乐的乐曲声,和着歌声、笑声、祝福声,洋溢在新春佳节里,洋溢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自从父亲去世后,这台唱片机再也没有“唱”过。很遗憾,我也没有及时将父亲喜欢的唱片机收藏好,就往妈妈床后的木箱上一放,这一放就是好多年。

如今,这台破旧的唱片机再也传不出动听的乐音了,但父亲对生活的爱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