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19:10:27 作者:□ 张玉明 来源:今日高邮
秋天的栾树非常有特点,极易辨识。远远望过去,下半截绿着,上半截或金黄、或浅红、或枯黄,不用近看,肯定是栾树了。
夏末秋初,栾树花开。因树高大,每日骑车从树下经过,竟不知不觉。等有细碎的花瓣飘落下来,铺一地金黄,才抬头上看,早已黄花满头。栾树虽高大,花却出奇的微小,细碎如米粒。但数百朵小黄花聚在一起,竟组成一个足有50公分长的聚伞圆锥花序。每个枝头都生有如此大花序,覆盖整个树冠,极为醒目。栾花凋落时,宛如金雨撒落,栾树又有“金雨树”之美称。
栾树的花期很有意思。记得暑期,在图书馆前看到栾树开花,在树下驻足良久。新学期开学后,在学校的食堂前,又看到栾树下满地金黄。当时还纳闷,栾树花期不是早过了吗?难道是记忆出错,误将去年栾花记成了今年?还是栾树花开二度?
后来看到一个资料,说不同地点的栾树花期是不一样的,哪怕两地相距很近,甚至并肩长在一起的两棵栾树,也可能花期不同。有的相差一两个星期,有的竟相差一个月。一棵栾树开花了,旁边的一棵却不着急,不为所动。不像其它草木看到别人开花,便按捺不住,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争芬斗艳。便觉得栾树特立独行,好有个性。
栾树的果实更有意思。栾花凋落后,开始结出淡红色的嫩果。因其淡红色,一直误以为是花。有栾枝垂落下来,揽一枝细看,确实不是花的模样,但也看不出是一只果的样子,更像一张淡红色的嫩叶。等其稍大点,再去看,原来是由三张粉红色的叶围在一起,形成果壳。专业书上说,栾果为蒴果,果壳膜质,似叶。果壳并不严实,四面漏风。我轻轻掀开果壳一角,朝里观望,内分三室,每室都是阔阔大大的,中间生有两颗豌豆大小的圆球形的种子。看到栾果的模样,我想起穿过的一种背心,前胸一块布,后背一块布,两边用带子扎住。不过栾果是三张叶罢了。这种镂空的果壳,还是头一回见到,与其它果实完全不一样。不像花生、核桃、桂圆的果壳,全都包裹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根本看不到里面的种子。
整个栾果,近看像极了一只只红灯笼,远看更像是一簇簇红花朵。宋贺铸诗:“鼓声迎客醉还家,社树团栾日影斜。共喜今年春赛好,缠头红有象生花。”就是将栾果误认成栾花的错觉。《植物名实图考》中“绛霞烛天,丹缬照岫,先于霜叶,可增秋谱”,也是描写栾树秋天时繁果似锦的场景。栾果开始是红色,成熟后是黄色,最后是褐色。因为果壳是膜质的,加上里面的种子不大,栾果轻飘飘的,悬在枝头,随风摇动,终冬不落,也难怪许多人又将它当成了枯叶。成熟的栾果在枝头风干,微风吹动时,会相互摩擦,发出哗哗声响,有人又称它“摇钱树”。
在古时,栾树的地位很高,名气也很大。唐张说诗:“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句中“大夫树”即指栾树。《春秋纬》云:“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古人死后,坟头植什么树,是有讲究的,大夫坟头栽的是栾树,仅次于帝王诸侯的松柏。
栾树以其极具个性的典型特征,极其多变的树冠色彩,赢得世人青睐。如今,大街小巷,公园景区,道旁旷地,均可见其美丽倩影。我们得以一饱眼福,一睹风采。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