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临泽粮站的小长方桌

2024-11-13 17:41:14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1971年初,我的妻子离开了乡村民办教师队伍,调至临泽粮站工作,我们在临泽有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当年,收入微薄,家里只有简单的木板床,没有三门橱、五斗橱等家具,一张低矮的小长方桌就是我们家的大件了。

柏木、本色、严丝合缝,高不过60厘米、长为1.5米、宽约1米,还有小柏木凳六七个。

这桌子是全家的餐桌。青菜豆腐汤,冬瓜海带汤,炒苋菜,韭菜炒鸡蛋……日常生活简朴,能吃到粮站食堂的红烧肉圆、锅巴,临泽果园的苹果、莱阳梨,那就是当时绝对的美食了。

吃完饭,女儿们就在小桌子上做作业,当天功课当天毕,不唱明日歌。1976年防震抗震期间,四个女儿都来临泽上学,住粮站防震棚。吃饭、做作业都是这张老房东送的柏木桌。星期天,我从朱堆中学回家,在小桌子上备课、批改作业。

桌子小,搬动方便。冬天,放在朝南的走廊上,负暄读书、写作。夏天放至窜风的过道处纳凉。我把小桌子当床,过堂风清凉,中午一觉醒来,想起秦观的《纳凉》来:“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当时国家春季放蟹苗,秋天,我的学生送来一桶螃蟹,有几十只。我们约请粮站同排宿舍的七八个邻居,一起来我家吃蟹。或烧熟,以姜醋为佐料;或切两半,拖些面粉下锅油炸。大家围拢着小桌子,双手并用,分而食之,直到光盘。

这桌子至今仍在,束之高阁,多年不用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