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16:46:24 作者:□ 王俊坤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自北宋建城,城池不算太大,但最初是一座军城,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城北到城南长五里,东西南北有城门。城墙四周长十二里三百一十六步。北门大街和南门大街均在城外。东门大街即是城内的府前街,西门大街从南石桥向西直到西城门。高邮城虽多次经历战乱,总体保存尚好。大运河原本是在西城门外,西门宝塔在西城墙内。1956年大运河拓宽,拆除西城门和城墙,大运河穿城北去。原来的西门大街被截断,部分街道入河,东边保存的部分街道,现称为西塔街。
高邮老话说,北门的人,南门的神,东门的鬼,西门的水。这是说,北门人口众多;南门庙宇多;东门外是刑场,杀的人多;西门外则是运河和高邮湖,一片汪洋,水天泽国。如此说来,西城门外的景色也是独一无二的。南宋时,西城门曾被命名为建义门,修建了西城门楼称通泗楼。大约那个时候便有西门大街。从历史记载看,西门大街虽然有西市,并紧靠南市,名气似乎不那么响亮。到清代乾隆年间,知州许松洁重修城墙和门楼,将西城门楼命名为宁波楼。清道光年间,知州左仁重修城垣,将西门楼命名为小黄楼。1945年底新四军华野粟裕部攻打高邮时,动用两个纵队的兵力,共15个团,华野64团就负责攻打西城门。许多战士是乘船从水上来的。
元明时期,西门大街大约有300米长,最东端便是南石桥。街东边一侧便是前观巷。这里充满了神秘的故事和传说。南石桥古时曾称迎仙桥,相传东齐时道士郏道光父女在此炼丹,每天汲井水烧炼,历时五年,丹成。父女吃下仙丹立刻死去。第二天,古井中忽然飞出一只丹顶鹤,郏道光父女骑鹤飞升而去。此井即是“玉女井”。这是道教的故事,我以为蕴含着努力付出终有回报之意。此处还有佛教的故事。南石桥北有优钵罗庵,养有一只白鹿,因每日舔吸和尚大楞的尿槽,竟然诞下一个鹿女,长大成美人。因不堪世俗讥讽,投井而死,也乘鹤飞去。这个故事虽然凄凉,但流露出人们内心的善良和对美好的期盼。西门大街的东端,文化味道浓郁,的确有点神秘莫测。
西门大街向西不远,即和南北方向的西后街交汇。此地有一座尼姑庵,始建时间及历史演变不详。原先的庵门朝南,有庵房多间。“文革”期间被镇办工厂占为宿舍,拆去山门殿三间。上世纪70年代,庵房还归佛门。上世纪80年代,占用者迁出。经过修缮,旧尼姑庵焕然一新,供奉着观音等佛门大菩萨,更名为“极乐庵”。近年来,香火颇旺,佛事不断。又改称“极乐寺”。现为高邮佛教协会所在地。
西门大街真正的亮点是“王西楼”。据记载,南石桥边的西门大街曾经住过明朝著名的词曲家、画家王磐。据载,王磐,字西楼,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个州县地方官。他自己并未取得功名,但爱读书、喜作画,还精通医学。在明朝那个年代,许多文人仍把入仕做官当作人生理想,王磐则不求仕进,在高邮城西僻地盖了一座三楹小楼,因他自号“西楼”,人们便称为“王西楼”。边上有西楼茶馆。此楼准确的位置是南石桥边,西门大街之首。由于年代久远,并没留下任何遗存。但“西楼”无疑是那时的文学高地,不仅是高邮的,至少是江淮区域的。王磐在这里常与名士谈咏其间,或饮酒赏花,或扫雪煮茶,或抚琴高卧,或泛舟水上,怡然自得。引得时人羡慕不已,“王西楼”声名显赫。大约有点类似于今日之网红之地。王磐是当时西门大街最耀眼的巨星。
王磐的故事流传颇多,却是一位有真本领的大家。他对南曲的研究在当时是一流的,其创作的一首《朝天子·咏喇叭》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这是精彩的描述和刻画,深刻且辛辣,具有很强的嘲讽性、艺术性。王磐的创作,当然是得益于他观察的细致和思考的深刻。他长期居于西门大街的“西楼”,向南不远便是南门外的盂城驿,运河中官船来往穿梭,各种人物世相扑面而来,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生活源头。此外,他的绘画技艺高超,相传画月逼真,掉入水中便是有名的“露筋晓月”。当然,也有时人讥讽他,笑他吝啬,嫁女儿陪嫁不多。故有谚语:王西楼嫁女儿——画多银子少。
我以为“王西楼”是个有故事的人,具备名人效应。建议可以在南石桥附近或利用市河上的仿古建筑,恢复王西楼旧居和西楼茶馆,使之成为旅游新亮点,和南门大街、盂城驿等相互呼应。
西门大街中段,向南有西塔巷。此地居住的多为渔民,因为靠近运河和高邮湖,也离南门不远,有许多谋生的机会。西门大街的最西段现已在大运河中,1956年大运河拓宽,在老运河的东侧开挖了新运河。历史上这里叫做刘庄,靠近西门宝塔的地方叫铁牛湾。铁牛湾估计是和镇水相关的,但这里似乎并没有镇水的大铁牛。但也有传说,原来的西城门处有一大洞,手伸进去仿佛可以摸到牛鼻子。真相究竟如何,无考。
高邮西城门当然也是一个精彩之处。向南城墙内有镇国寺和西门宝塔。尽管镇国寺在清代已毁,但镇国寺塔保存尚好。当年是有土围子的。西城门外正对的是老运河,紧挨着的便是一望无边的高邮湖。元代诗人萨都剌《高邮城晓望》,我以为就是西城门的生动写照,诗云:“城上高楼城下湖,城头画角晓呜呜。望中烟火明还灭,天际星河淡欲无。隔水人家暗杨柳,带霜凫雁起菰蒲。”这是相当精彩的画面,准确地写出西城门外的风景和特色。从西城门向北不太远,便是水上人家的集聚地——杨家坞子。那里也是一个风光独特之地。
西门大街似乎已经走远了,当年那些鲜活的人和建筑也已无影无踪。只剩下西塔街还残留着西门大街的微弱气息。盂城西市和南市也已被新的风景所替代。高大的南石桥牌坊已被秋风吹没,只有一轮夕阳照在中山路新建的仿古亭榭里。一群老者围坐在那里闲谈或晒太阳。
有人或许要问,西城门是在西门大街的西尽头吗?回答是。西城门准确的旧址在哪里?就在汇金大公馆对面的运河中。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