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20:01:14 作者:□ 臧 超 来源:今日高邮
我是一名4岁就失去右腿的小儿麻痹肢残患者,从小酷爱读书,幸运地成为老三届高中生。然而,因腿脚不方便,未能实现我大学梦。到了18岁,与父亲学裁缝手艺,开启了自己独立自主的人生。多少个夜晚,一个人在灯下加班加点,辛苦又疲惫。虽然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我始终不快乐,内心的自卑、孤独无人知晓。
后来,我带着好奇心,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高邮市邮之韵合唱团。由此,我认识了许多和我一样身有残疾的兄弟姐妹,还有那些不怕脏不怕累的志愿者们。交往中得知,他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平常的故事,内心都有过别人不理解的自卑、难过。但是,眼前的他们却坚强、乐观。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不像他们那样顽强、开朗呢?
在残联人合唱团里,市文化馆马飞老师教我们唱歌。尽管我们有的人文化水平不高,跟不上进度,但马老师总是反复地教唱。发现我们唱错的地方,她就耐心地指出。在马老师的严格教导下,我们学会了许多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和我的祖国》《共筑中国梦》《我们都是追梦人》《走向复兴》等。我们合唱团经常外出演出,总会赢得全场观众最热烈的掌声。此时,我觉得心里很温暖,也有了一点成就感。
残联经常组织下棋、掼蛋等活动,还带我们出去旅游。特别难忘的是,我们合唱团今年春天到扬州三湾公园游玩。在上大巴车的时候,许多人行动不便,志愿者赶过来帮忙,一个一个地或抱或背上车。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公园里花红柳绿,风景如画。我们一边唱歌,一边看风景,纷纷拍照留念。下午,我们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式体验大运河的历史风貌,享受了一场悠久历史与科技文化交相辉映的盛宴。
花草感谢阳光的照耀,帆船感谢风浪的推波。作为一名出生在新中国的残疾人,我的内心充满着对党和人民的感恩之情。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