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2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党政代表团赴姜堰、海安、建湖考察侧记之三
园区是经济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的主引擎,是招商引资的主战场,是未来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园区建设已成为各地工作重中之重,面对十七大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要求,面对越来越紧的宏观调控环境,园区建设之路怎么走?带着这个问题,考察团一行对外地园区建设格外关注。
高起点定位,大手笔投入,大开发才能赢来大发展
环境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第一竞争点,良好的环境是集聚资本的“磁力场”,促进招商的“助推器”。园区规划手笔大,建设标准高,这是三县市园区建设给人的最深印象。无论是在苏中的姜堰、海安,还是苏北的建湖,我们看到,各地开发区内主要道路普遍是双向六车道,宽敞平坦,网络健全;绿化、美化、亮化到位,赏心悦目;供热、供汽、污水处理等新兴基础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园区内没有民房、小厂房夹杂,大片土地空出,“虚席以待”大项目。
以海安经济开发区为例,近年基础设施累计投入12.3亿元,已形成“四横四纵”主路网,有配套的220KV变电所1座、110KV变电所2座、热电厂2家、污水处理厂2家;程控电话交换中心、自来水厂、燃气公司等基础服务设施也已相继投入使用;七星湖公园等休闲、商贸中心等生活设施齐全。良禽择高枝而栖。良好的园区形象和项目承载能力,吸引了一批大体量、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纷至沓来。香港上市企业投资的江苏鑫港企业有限公司,西班牙百年老企业投资的江苏西蒙奇通电器有限公司,与四川新希望合作的江苏天成公司、总投资4.3亿美元的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项目是全国唯一落户在县级市的生产线。总投资2亿美元的LCD项目生产电脑整机及周边产品等相继落户海安,今年海安开发区财政收入可达6亿元,自我发展能力更强,集聚大项目、承载重大项目的能力也更强,开发区建设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哪有凤凰来。园区建设好比筑巢,园区规划档次高低决定了园区未来发展空间大小;园区建设品位高低决定了项目引进档次高低;基础设施配套决定了园区承载能力大小;园区项目大小质量好差决定了今后发展能力强弱。我市开发区及各大特色园区、乡镇工业集中区今年全年基础设施投入达3.5亿元,但园区的形象、配套设施等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只有自我加压增强责任意识,做好规划,坚决按规划实施,千方百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优化园区软硬环境,才能真正打造未来经济的第一增长极。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