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楼市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中“跌”声一片,然而,我市楼市行情却显现出逆势而上的惊人业绩,全线飘红:上半年,我市商品房成交量为2869套,同比增长25.34%;成交面积32.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95%。二手房成交量119套,同比增长42.55%;成交面积10.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65%。均价为3566.43元/平方米,其中商品房均价为3460.35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2.86%。此外,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量为331套,同比下降17.25%;商业银行贷款购房数量为1521套,同比下降19.69%。
“商品房与二手房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同时出现了优异的销量,而且涨幅较大,由此可见,我市住房需求结构仍是以自主与改善为主,较为合理。”市房管局负责人说。“虽然为了防止炒房现象发生,我市采取了设置贷款瓶颈的方式来制约房产交易,但仍旧阻止不了火爆的销售行情,由此说明,自主与改善仍是市民的购房刚性需求。”
杨小姐夫妇为摆脱婚后与长辈同居一屋的不便,不久前花去54万元购得一处128平方米的二手毛坯房。“已经观望了近两年,每年价格都在上涨,所以咬咬牙赶紧买下了,否则真是难以承受了。”杨小姐一脸无奈。
不难看出,国家对楼市的宏观干预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影响颇大,而对于我市这类四线城市来说,目前影响并不是很大。因而,随着市民购房需求的有增无减,我市优质楼盘依旧出现了炙手可热的态势。不过不少市民还是表现出了可望不可及的无奈。
在市某机关工作的张先生就表示,尽管已工作5年,但就自己和妻子目前的收入来说,两人经常是“月光”。“想做房奴都难,起码先交掉首付才有做房奴的资格”,但面对现在动辄近十万的首付,张先生表示,还是暂搁购房计划。
一边是销售依旧火爆的商品房,一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购房者,如何才能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块平衡木,让更多有购房需求的市民如愿以偿?
日前,记者在市房管局采访时也了解到,不少投资商都打出了“审慎”牌,“稳”字为上。今年上半年,我市房产总投资为3.06亿元,同比下降15.93%;新开工面积为16.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31%。业内人士认为,这两项指标的下降不仅表明开发商对市场比较谨慎,防止过度、盲目开发,更表明市场正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避免了房价的恶性竞争。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楼市销售火爆,跟房价的合理构成也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随着土地价格占总开发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导致房价也是水涨船高,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土地成本约占60%至70%左右,而我市的土地价格只占到成本的30%左右。”如何让住房保障惠及到千万市民,今后,我市房管部门将努力做大保障性住房这块蛋糕。不仅如此,从今年2月1日起,我市开始执行首次购买普通商品住房,且面积在144平方米以下的,契税全部减半。此外,我市将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为大学生村官与人才的培养制订出更多优惠购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