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9:45:42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入夏以来,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大地,但在宁盐高速高邮段五标梁场这片巨大的“构件工厂”里,四百多名建设者的身影始终忙碌着。他们迎战酷暑,挥汗如雨,只为保障这条承载着地区发展希望的交通要道早日通车。
上午八时,记者来到宁盐高速公路五标梁场。厂外热浪蒸腾,厂内12条移动台座生产线和6条固定台座生产线马力全开,震耳欲聋的机械轰鸣声与钢筋焊接时迸发出的耀眼火花交织在一起,巨大的风扇奋力搅动着闷热的空气,却难以驱散无处不在的暑气。这里承担着高邮湖特大桥全线6116片预制箱梁的集中生产重任,是整座高邮湖特大桥的“筋骨”铸造之地。
在这片繁忙与喧嚣中,制梁二队施工队队长张来斌头戴安全帽,正专注地与操作员交流。这位59岁的老工人自二十多年前入行起便与箱梁打交道,经验丰富。此刻,他负责的一、二车间正紧张地进行着钢筋绑扎、立模浇筑等工序。张来斌介绍,为应对夏季“烤”验,项目部严格执行“抓两头、歇中间”的作息模式,每天凌晨四点多上工,十点半收工,下午三点开工,晚上六点收工,尽力避开正午最毒辣的日头。
箱梁制造工艺精密,容不得丝毫马虎。从钢筋原材进厂,按图纸精确加工,经技术验收合格后进行绑扎,再吊装进模板精准立模,到最后浇筑成型,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成品尺寸误差必须控制在1厘米以内。每个环节,张来斌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车间如同巨大的蒸笼,日常温度达三十五六度,最热时更是突破四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张来斌和工友们每天要坚守岗位近十个小时。巨大的体力消耗下,2升容量的大水壶,他一天能喝完四五壶水。
“项目部在厂房各处添置了三十多台强力风扇加强通风,还设置了配备空调的‘舒心驿站’让我们轮换休息。除了调整作息时间,还发放了藿香正气水,提供充足的饮用水、绿豆汤和降温喷雾,这些措施让我们的生产环境确实改善了不少。”尽管高温给施工带来了重重困难,但建设者的脚步从未停歇。看着整齐码放的成品梁,张来斌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高邮湖特大桥总共需要6116片箱梁,现在我们梁场已经建造完成2600片了。虽然非常辛苦,但一想到明年通车的目标,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想早点看到这座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大桥投入使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