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师论文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践

2025-03-19 17:23:31    作者:□ 市汪曾祺学校小学部 蒋凌    来源:今日高邮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精神与综合素养。小学体育课堂作为学生强身健体、塑造品格的重要阵地,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恰逢其时。在充满活力的运动场上,学生通过合作互动,不仅能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还能培养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体育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意义

(一)内涵

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围绕特定体育学习任务,在教师引导下相互协作、共同探究。成员间分工明确,如在篮球小组对抗赛筹备中,有的负责战术制定、有的进行运球技巧训练、有的担当啦啦队组织,彼此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共同达成体育学习目标,期间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实现知识与技能的互补共享。

(二)意义

1.促进技能提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面对技能难题可相互交流、纠正动作,如体操动作学习,同伴从旁观察指出不规范之处,比教师单一指导更及时、全面,加速技能掌握进程。

2.培养团队精神。合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团队力量,像拔河比赛小组训练,为共同胜利齐心发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协调分歧,增强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

3.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的趣味性、竞争性强,如体育知识竞赛分组抢答,改变传统枯燥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投入,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构建要素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1.考虑个体差异。依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性格特点等分层分组,确保每组既有体育骨干带动,又有基础薄弱学生可获帮扶,如将耐力好的与爆发力强的组合,利于项目互补。

2.合理控制规模。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便于成员充分交流、分工协作,避免人数过多导致部分学生“搭便车”或交流不畅。

(二)精准设计合作任务

1.贴合课程标准。围绕体育课程目标,设计涵盖体能训练、技能学习、体育知识探究等任务,如依据新课标对足球技能要求,设计“校园五人制足球赛战术策划”任务。

2.注重趣味性与挑战性。任务既有趣味吸引学生,又具一定难度促使合作探究,像“花样跳绳创编”,激发创意又需团队攻克技术难关。

(三)营造良好合作氛围

1.建立平等关系。教师尊重学生想法,鼓励大胆表达,如小组讨论体育游戏创新玩法时,不打断学生思路,让其畅所欲言,营造民主氛围。

2.培养团队意识。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如“多人绑腿跑”,赛前强化团队口号呼喊、目标设定,增强成员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课前准备阶段

1.教师培训。教师学习合作学习理论与方法,了解学生合作心理,掌握分组技巧、任务设计要领,提升引导能力。

2.资源筹备。准备充足体育器材、场地,保障小组合作顺畅,如组织小组接力赛,提前规划赛道、备好接力棒。

(二)课堂教学阶段

1.明确任务分工。教师讲解合作任务后,引导小组自主分工,如“体育主题手抄报制作”,各成员分别负责资料收集、版面设计、文字撰写等,确保人人参与。

2.适时引导调控。小组合作中,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如小组足球战术讨论陷入僵局,教师提示从对手弱点分析突破,推动合作进程。

3.鼓励交流分享。每组完成任务后,安排展示环节,鼓励分享合作经验、成果,如“运动健身方案设计”小组展示后,其他组提问、点评,拓展思维深度。

(三)课后总结阶段

1.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合作过程,反思自身表现、团队协作问题,如思考“我在小组篮球训练中沟通是否有效”,促进自我成长。

2.教师评价反馈。教师综合小组任务完成、成员参与度等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合作优化方向。

四、小学体育合作学习模式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小组合作不均衡。部分小组强者主导,弱者参与少;有些小组分工混乱,任务拖延,影响合作效果。

2.教师引导过度或不足。过度引导使学生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引导不足则小组易偏离目标,合作无序。

3.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侧重任务结果,忽视合作过程、成员成长,难以全面衡量合作学习成效。

(二)解决措施

1.强化小组建设。定期调整小组,开展合作技巧培训,如“如何有效沟通”培训,提升协作能力,确保均衡参与。

2.优化教师引导策略。把握引导时机与程度,前期多引导任务启动,中后期鼓励自主探究,适时介入关键节点。

3.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涵盖过程表现、结果质量、团队成长的多元评价指标,采用教师评、自评、互评结合,全面反馈合作学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