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教育园地 > 教师论文
以生为本探数对,匠心设计显真章

2025-08-06 20:41:05    作者:□ 市城北实验小学 乔文大    来源:今日高邮

在上学期的城乡结对活动中,我校陶俊老师执教了《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本节课围绕“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核心内容,教学目标明确且定位准确。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通过学习,不仅理解了列、行的含义,掌握了确定列、行的规则,还熟练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够准确地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物体的位置。从课堂练习中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圆圈图中确定位置,还是在实际教室场景、瓷砖图、盆花图中应用数对,学生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实现了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达成了预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目标导向,锚定教学重难点

在过程与方法上,陶老师引导学生经历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通过对小军座位位置的逐步探讨,从用不同方式描述位置的混乱,到引入列、行的概念,再到简化为用数对表示,学生在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和展示分享中,深入理解了数对的产生过程和本质意义,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陶老师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信心,较好地达成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循序渐进,教学内容贴合认知

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陶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座位情境出发,以确定小军的位置为切入点,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统一描述位置方法的必要性,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陶老师逐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座位图半抽象为圆圈图,再到建立数对的数学模型,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的知识。

此外,陶老师将数对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教室座位、瓷砖、盆花等不同场景的练习,以及展示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短片,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元赋能,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1.情境教学法:陶老师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如教室座位情境、瓷砖情境、盆花情境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陶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在认识数对环节,陶老师让学生自主尝试将“第4列第3行”进行简化表示,然后组织学生展示和交流各自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交流讨论中发现数对表示方法的简洁性和科学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3.直观演示法:陶老师充分利用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如将座位图转化为圆圈图的过程、确定列和行的顺序演示等,通过直观形象的动态展示,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列、行的概念以及数对的含义,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4.游戏教学法:在练习环节,陶老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学生通过说出好朋友位置的数对,让其他同学来猜测是谁。这种游戏方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精心编排

1.导入环节:陶老师以学生熟悉的教室座位为背景,通过提问“小军坐在第几个位置”和“现在小军在什么位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描述小军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描述方式多样且混乱,从而引发了学生对统一、简洁描述位置方法的需求,自然地导入了本节课的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这种导入方式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新授环节:(1)认识列和行。陶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用“横排”“竖排”概括不同的位置表述,然后将座位图半抽象为圆圈图,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座位的排列规律。接着,陶老师揭示列和行的概念,并明确列和行的顺序,即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和反复练习,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解和掌握列、行的知识,为用数对表示位置做好了铺垫。(2)认识数对:在学生理解列和行的基础上,陶老师提出“第4列第3行还可以写得更简洁些吗”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简化表示方法。在学生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各种表示方法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出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通过对不同表示方法的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对的简洁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环节:陶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从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到瓷砖中的数对、盆花中的数对,再到生活中的数对实例,练习内容逐步深入,由易到难。在练习过程中,陶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思考,如在瓷砖练习中,让学生比较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数对的特点;在盆花练习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标准来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这些练习,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数对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环节:陶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收获,然后陶老师进行小结。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反思意识。

五、亮点聚焦,凸显课堂示范价值

情境创设生动有效:陶老师创设的一系列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易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陶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和展示分享。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练习设计丰富多样:陶老师设计的练习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涵盖不同的生活场景,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本节课整体教学效果良好,陶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处理得当、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展现出较高的教学水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