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参观汪曾祺纪念馆

2025-02-20 20:08:30    作者:□ 吴春华    来源:今日高邮

深秋,单位组织到高邮珠湖小镇赏芦。我想,到高邮而不去汪曾祺纪念馆,岂不是枉来一趟。如果中国有个文化地图,汪曾祺纪念馆应属标志性地方之一。尤其在我们普通写作爱好者眼里,它更宛若一座文学圣殿。于是,趁游览珠湖小镇后的余闲,我独自坐车奔趋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高邮市井味道浓郁的老城区,依附汪曾祺故居所在地而建,整体形态远望如同一摞叠放的书本,颇具现代文艺感,典雅厚重的灰色砖墙又与周围古朴的老城区融为一体。

不需事先预约,我在纪念馆入口处按要求扫码,经工作人员登记后即可参观。

由北向南,我依次细细浏览。一个个展陈单元,展示了先生的生平事迹、主要作品及其摘录。其中有不少是先生的手稿,整洁娟秀,从中不难看出他有深厚的书法功底。此时,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了先生执笔伏案写作的样子。

纪念馆共两层,有11个展厅之多,按“百年汪老”“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家乡的人和事”等主题分类,资料齐全,美轮美奂,配得上一代文学大师的为人和为文,可见其家乡人是用心和花了功夫的,他们用这样的方式热忱地爱着本土走出的文学大师。

一圈看下来,粗略了解了先生作为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美食家、诗联书画家和“老头儿”汪曾祺的不同方面和不凡成就,更增加了对文坛一代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纪念馆内设有不少读书角以及独立的阅读阶梯室和“一汪情深”咖啡馆,供观览人随意阅读和休息,感受文学的魅力。还有个迷你汪曾祺书店,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汪曾祺的书排列在一起,而且没有封膜,任你打开阅读挑选。我仔细挑选了好久,买到最心仪的三本书,很是满足。

纪念馆是亲民的,正如汪曾祺先生其人其文。这位文学巨匠以文人雅士的风范和纯净的文风著称,蜚声海内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却将自己放到很低,低到芸芸众生般的平常,他说:“我们都是世间的小儿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的世界很平常。”他在这种平常中如鱼得水并启迪我们:生活是第一位的,有生活,就可以头头是道,横写竖写都行,没有生活,就会捉襟见肘,或者,瞎编。生活中的他真诚坦然,他在《蒲桥集》自序里说:“我希望把散文写的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并坦言:“有人问我是怎样成为一个作家的,我说这跟我从小喜欢东看看西看看有关。这些店铺、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

纪念馆入口处,是铁凝评价先生的一段话:他就是他自己,一个从容地“东张西望”着,走在自己路上的可爱的老头。这个老头,安然迎送着每一段或寂寞或热闹的时光,用自己诚实而温馨的文字,抚慰着常常焦躁不安的世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