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18:24:25 作者:□ 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临泽农中的教学、生产、生活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那些欢乐与艰辛早已窖藏在腌大菜的坛子里。
学校三面环水,河边的歪脖子柳,闵顺来家的东山墙,榆树、楝树、白杨树、桂花树,杂花生树,摇曳生姿。农中地势高,是原茶庵小和尚庙所在地,下面有两个篮球场大的平地。秋冬季节,师生们在操场上跑步晨练,对河的单玉连说话幽默:“大小和尚们,一二一,一二三四……”他的儿子也上农中。
牛是农家宝,耕田耙地不可少。夏天,牛在牛汪塘,汪曾祺老写的是“树下卧的是黑水牛”,农中是树下汪塘里卧的黑水牛。牛的全身置于泥塘,只有牛头露在上面,是为了防止牛虻叮咬。
大草堆,全是稻草。根脚宽且长,愈到上面愈狭小。堆草,用灰叉推上去,上面的农民将它踩实,确保不漏雨。堆好后,上面的农民下草堆,是借撑船篙一滑到底,大约4米高。稻草可供黑水牛吃个冬春。有的队不止一个草堆,都是牛的好饲料。堆草堆,不是人人都会,要能抵抗风雨,否则,漏雨就会霉变,风大可以刮乱。一般都是用牛手亲力而为,用牛手当地社员叫牛师傅。
农中附近大约有近300户人家,尊师重教之风淳朴。我的同事汪柯因家庭成分不好,新来的校长让他到近在咫尺的5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呗,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当年汪柯得了浮肿病,公社要求集中疗养,他硬是不去,只接受了“一斤白糖、一斤红枣、五斤皮糠”的营养品,依然像个硬汉一样照常上课。他早、中、晚三餐全在农中。入夜,汪柯就住在5队牛师傅龙凤雏家。他在密不漏风,满是牛尿臊气、粪臭味的“牛屋”中,批改当天的学生作业,备写第二天的上课内容及重点、难点。汪柯讲课从不看备课笔记,他胸有成竹,释疑解惑,有问必答。
年末,大队会计杨万才,拿年终总结分配方案,计划来年生产的预期目标,这些活动大都也在牛屋中进行。平时抽烟的汪老师坚持两个月不抽烟,以防火灾,直到放寒假。
汪柯在牛屋备课,但并不睡在牛屋,龙家腾出一间房,供他睡觉。睡前,龙凤雏叫丫头或者小伙打来热水给汪老师泡足。他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而我觉得他在特殊年代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爱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