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风箱的回忆

2025-06-30 17:51:25    作者:□ 房启泉    来源:今日高邮

现在我们烧饭不是煤气灶就是电磁炉,开关一扭,火或电就来了,使用非常方便。可是在上世纪,农村老式土灶,一些燃料在锅膛里烧不着,光冒烟,不见火苗,主人非常着急,只好用嘴对着锅膛使劲吹,往往弄得一脸灰。既脏又费劲。由此,风箱应运而生,成为一种传统的厨房工具。

风箱由木箱、活塞、风门构成,以人力推拉,把风吹到灶底,使人烧旺。一个长方形的木箱,里面装一个四边粘满鸡毛的“风舌头”,连着两根细木杆,来回拉动,靠着锅灶边留下的风洞,拉动时,风从风洞吹出。那灶膛里的火,因风产生氧气,越烧越旺。这个我有切身体会。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物资匮乏,烧饭缺少燃料,我们只好撑船去十几里外的芦苇荡耙草,回家作燃料。耙回来的草,碎末不着火,怎么办?风箱就发挥巨大作用了。烧火时,一边添草料,一边拉风箱,风鼓吹着火,火旺了,饭菜也就迅速做好了。特别是阴雨雪天,潮湿的燃料,风箱更是不可缺少的助手。

我小时候总喜欢帮妈妈烧饭,添柴拉风箱。这活不累,也不要多大力气,还能占点小便宜。妈妈烧什么,我在灶边,往往先吃多尝点。记得一次妈妈做烙饼,我坐在锅膛口小凳上,一边添柴,一边拉风箱。那“风舌头”一舔一舔地与炉火对话,火苗一窜一窜地直奔锅底。锅热了红了,烙饼熟了,我先吃一块。妈妈逗我说:“你这个老巴子,就知道多吃多占!”我调皮地回答:“我帮你拉风箱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