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锅巴记

2025-07-21 19:21:33    作者:□ 刘明    来源:今日高邮

儿时最是馋那口锅巴。

故乡的灶台足有半人高,灶膛里烧的是麦秸、豆秸,偶尔也有树枝。祖母操持着铁锅,那锅极大,黑黝黝的。每回米饭将熟未熟之际,锅底便渐渐结出一层金黄色的硬壳。起初是薄薄的一片,随着火候渐长,越发厚实起来。那香气也由淡转浓,从米香变为焦香,直往人鼻子里钻。

“莫急,莫急。”祖母用铁铲轻轻敲打锅底,试探锅巴的火候。我们这群小孩儿早已按捺不住,小脑袋挤在灶台边,你推我搡,活像一群争食的雏鸟。

终于,祖母用铁铲一铲,一块锅巴便从锅底揭起。那锅巴金黄酥脆,边缘微微翘起,中间还粘着白米饭粒。祖母将它放在粗瓷碗里,我们一拥而上,伸手便抓。

刚出锅的锅巴烫得很,手指刚一触碰,便“嘶”的一声缩回。但馋虫作祟,哪里顾得上这许多?稍晾片刻,便又伸手去掰。掰开时,“咔嚓”一声脆响,碎片四溅。放入口中,先是烫,继而一股浓郁的焦香在舌尖炸开。那滋味,既有米的清甜,又有火的热烈,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咸味——那是锅底积年的盐分。

最妙的是锅巴上的饭粒。那些半焦的米粒,既保留了米饭的软糯,又吸收了锅巴的焦香,嚼在口中,别有一番风味。我等常常为了一粒粘在锅巴上的米饭争抢不休,闹得不可开交。祖母见状,便又铲下一块锅巴,掰成几瓣,分与众人。我们这才安静下来,各自捧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小口小口地啃着,唯恐吃得太快,转眼便没了。

有时,祖母会在锅巴上淋几滴香油,或是撒一小撮粗盐,那滋味更是妙不可言。香油渗入锅巴的孔隙,每一口都带着油香;粗盐粒在口中慢慢化开,咸味与焦香交织,令人回味无穷。

记得有一回,邻家二婶送来一小碗猪油。祖母便用筷子挖了猪油,抹在新出锅的锅巴上。猪油遇热即化,渗入锅巴的每一个气孔。我等分食时,竟觉得这是人间至味,连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