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16:20:16 作者:□ 柏杨 来源:今日高邮
石磙子,有些地方也叫“碌碡”,曾经是农村生活里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存在。它那圆滚滚的身躯由质朴的青石打造而成,表面粗糙不平,一道道纹理就像老人脸上镌刻的皱纹,满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周身竖立着的凸鼓半圆楞,还有那一道道立着的沟槽,槽底均匀分布的斜线,是錾子雕琢的印记,它们组合在一起,好似一部无字史书,静静回溯着那些忙碌而充实的时光。
石磙子于我而言,承载着数不清的珍贵回忆。小时候,它是村里的“大忙人”,压麦田、打麦子、碾场地、夯实地基……都离不开它的身影。石磙子还是我们童年最好的玩伴。几个孩子呼朋引伴地围上去,你伸一只手,我蹬一只脚,齐心协力推着石磙子。起初,它一动不动,仿佛故意和我们这群小毛孩较劲。于是,我们扯着嗓子喊起口号:“一二三,推!”随着整齐有力的呼喊,石磙子终于缓缓转动起来,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像是在回应我们的努力。石磙子一动,我们便兴奋得欢呼雀跃,撒开腿跟在后面奔跑。它从场院的这头滚到那头,我们就一路追着,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肆意回荡。那时候,我们没有精美昂贵的玩具,没有花样百出的电子游戏,可一个简简单单的石磙子,就能让我们沉浸其中,玩得忘乎所以。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现代农业和建筑机械如潮水般涌入农村,石磙子渐渐没了用武之地。现在它被遗弃在荒草丛、暗角落,日渐破败,往昔的热闹与生机一去不返。可即便如此,它依旧静静坚守,周身透着一股坚韧与沉稳,仿佛在执着等待,盼着有人能重新发现它的价值。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