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20:15:13 作者:□ 张爱芳 来源:今日高邮
夏至刚过几天,太阳就变得异常亢奋,地上每天像下了火,天地间成了一个大蒸笼,闷沉沉,黏糊糊。
躲无可躲的人们找到了一处纳凉的好地方——桥洞下。桥是刚刚改造过的,桥面加宽,桥梁抬高,利于行车,利于跑船。大概是工期赶得急,桥洞里还没有修缮,地面是挖翻出来的泥疙瘩裸露着,时间久了泥疙瘩变得板结、坚硬,踩上去硌脚。施工方大概觉得这样太寒碜了,便在上面盖了一层绿纱网,没过多久,绿纱网断了、破了,被风撕扯成条条缕缕,宛若小时候父亲穿久的汗衫。桥洞里风大是优点,缺点是大风一吹会有看不见的尘土扬起。即便如此,桥洞里的凉快还是吸引了许多人前来。
正午十二点,几位戴着橙黄色安全帽的工人过来了。他们找到还剩一点条缕的绿纱网盖着的地方,从蛇皮袋里取出一块塑料皮子铺开来,然后坐下,取出早上出门就准备好的中午饭吃起来。白米饭上覆盖着炝菜瓜、腌制的苋菜秸。吃完了,从袋子里掏出一只塑料大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个饱。吃饱了喝足了,他们顺着塑料皮躺了下来,鼾声立刻响起,路过的汽车喇叭声、行人说话声对他们不产生丝毫影响。没有闹钟,也没有人叫他们,一个小时后他们像接到命令般齐刷刷地醒了,将所有东西收进各自的“八宝囊”里,骑着电动车走了。
午觉时间后,几位钓友来了,他们从电动车踏板上拎下装渔具的大箱子径直走到河边沿,大箱子贵气豪华,像密电码箱一样引人注目。河边沿栏杆还没来得及装,他们却顾不得这危险,从箱子里拿出小凳子坐下来,然后不紧不慢地一样样拿出钓具铺排开来。一切准备就绪了,开始打塘子、捏鱼饵。钓竿甩出去,专心致志地盯着水面。鱼漂稍微一动,他们便拎竿,这里鱼并不多,往往十竿倒有十竿空,他们也不在意,似乎来此只为了消遣纳凉。有位大男孩大概是初学钓鱼,一竿拎上来一条小鲹条鱼,高兴得什么似的,笑着四下里张望了下,才从钩上取下鱼,像考取好成绩后等待老师表扬的学生。又等了十多竿,拎上来条稍大点的鱼,他急忙拎钩取鱼,却不料取下钩的鱼一个蹦跳滑溜回了河中。他“啊呀”一声大喊,朝向旁边的钓友说话:“真可惜,还蛮大的。”钓友淡定一笑,继续盯向自己的鱼漂。
再稍后点,一位卖葡萄的骑着电动三轮车来了。他靠在路边,娴熟地从车上拿下一块木板、一只白色布枕、一张红漆面杌凳,然后顺着木板躺下来,头枕在枕头上,双脚跷在横着的杌凳上,开始他的午休。不多会儿,他的孩子骑车送来了中午饭,他略起身接过装饭的袋子放在头前,继续睡觉。睡到下午三点多钟,坐起身拿出饭菜吃起来。他脸色黝黑、泛着光泽,看上去年纪并不算大,一边吃饭还一边跟周围的人搭讪。他说自己每天早上五点钟就拖着一车葡萄出门了,走街串巷,有时也停在小区门口,吆喝买卖;再休息一会儿,他就要骑着车顶着烈日继续卖葡萄,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回家。
傍晚时分,一位头发花白的爷爷趿拉着拖鞋来了。他走到河边沿的水泥石墩上坐下来,掏出香烟打火点着,默默地看着水面……
晚饭时间到了,大家纷纷离去,桥洞里暂时恢复了安静。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