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9:40:17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当青藏高原的罡风掠过胡永飞烈士的衣襟时,当周忠燕在扬州的晨曦中熨烫衣物时,当“胡永飞爱心书屋”的灯光照亮雪域孩童的面庞时,《守家》这部作品便不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成为了一座横亘于家国之间的精神丰碑。孙克勤以军人的笔触蘸满人性的温度,在英雄主义与人间烟火的交织中,让“家国”这个宏大的命题具象为军嫂周忠燕眼角未干的泪痕与掌心不灭的微光。
作品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其完成了对英雄叙事的解构与重构。周忠燕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悲情符号,也不是被神化的道德偶像。作家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剖开这个平凡军嫂的生命肌理:她会在初见英武军人时怦然心动,会在噩耗传来时撕心裂肺,会在创业初期跌跌撞撞。正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细节,让“烈士遗孀”的标签化作血肉丰满的生命图腾。当她将洗衣店的蒸汽与“格桑花计划”的春风编织成新的生命经纬时,我们看到的不是悲壮的纪念碑,而是倔强生长的常青藤。
书中蕴含着独特的伦理美学。在“你守边疆我守家”的誓言里,“家”的物理空间被切割成西南雪域与江南水乡,却通过精神血脉完成永恒连接。周忠燕跨越地理阻隔,用十年光阴将扬州民居的灶台与西藏哨所的界碑熔铸成完整的家国意象。作家敏锐捕捉到这种中国式伦理的深邃:当烈士母亲颤抖的双手抚过爱心书屋的书籍,当两地学童的书信穿越四千米海拔落差,传统“忠孝”伦理在当代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创造性转化。
孙克勤的笔触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温度。他记录政府帮扶时不刻意渲染,描写志愿者团队时避免道德说教,展现社会温情时拒绝廉价感动。这种写作伦理恰恰暗合了主人公的精神质地——周忠燕的坚韧从不是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静水深流般的持续脉动。书中“太阳雨爱心团队”的群像勾勒,扬州与错那的时空对话,都在证明真正的家国情怀不需要镁光灯聚焦,它生长于千万个平凡人相互照耀的微光里。
掩卷之际,“守家”二字在脑海中渐次显影出三重境界:守护四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守望精神家园的情感契约,守卫民族大家庭的价值根基。周忠燕用半生时光诠释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现代性表达,而孙克勤则以文学的方式,将这种个体命运与集体记忆的共鸣谱写成激荡人心的时代和声。当胡永飞的名字化作高原长风,当周忠燕的洗衣店充满人间烟火,我们终于读懂:所谓家国,就是无数普通人以生命为丝线,在时空经纬中绣出的不朽图腾。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