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8:59:34 作者:□ 汪泰 来源:今日高邮
那年十一月,已是初冬时节,清晨的露水变成了冷霜,小草、树叶上留下一层薄纱。稻谷进仓,麦子播种完毕,大宗农活基本完成,眼下的主要农活就是挖墒清墒,待墒成功给麦田灌一场透水。农家似乎可以轻松一点了,夜头早晚,在家的时间有了富裕,女人们盘算着该给家人做些什么针线活儿。
一天中午,我正在知青屋做饭,大队王支书来到我的住处。“给你个任务,明天起,用石灰水写标语。几个队都要跑到,空墙都要写。”“好的,一定完成任务,写什么呢?”“明天早上三队场头见面时再说吧。”
下午,我去镇上供销社买了两支宽窄不一的毛刷当排笔,去大队保管室搲了干石灰,放在小桶里用水和好,为刷标语做准备。
第二天大早,出工时分,农人们扛着大锹,三三两两经过场头。我见到了王支书,问他写些什么。他从上衣口袋抽出钢笔,掏出一个香烟壳,反过来展开抹平,说:“‘一把大锹绘新图’,怎么样?”我说:“好!有诗意。”就这样,他边说边在纸上写了好几条:一把大锹绘新图!大养生猪!学大寨促大干!搞好农田方整化!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围拢来的社员看到王支书写的口号,都说他的小字写得好!王支书的钢笔字真的有特色,每个字的竖划向两边倾斜,每字上小下大,稳重,霸气。他把口号递给我,于是我拎着石灰水桶,开始寻找空墙刷大字。
保管室南墙宽敞,就写“一把大锹绘新图”吧。我找根树枝当尺,在墙上比划七个字的位置。墙面大、位置宽裕,字的大小要相宜。我记着写美术字的方法,大小一致,单线勾画,四面撑足。一个字写好后,要让每一笔画的起笔与收笔光滑平整,这样字才好看。就是笔头蘸的石灰水顺着笔端淌下,字写出来,流下不少泪。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硬木片,刮去了多余的石灰水。刚写出的字灰不溜秋,农民说,太阳一晒就雪白雪白的了。最后一个字写好了,果然,暖阳把前面的字照得闪亮闪亮的,“一把大锹绘新图”,那么醒目亮眼。男人们读着读着,问是什么意思。我说这是一种比喻,把锹当笔,麦田当纸,在田间挖墒就好比是画画。有人说,亏王支书想得出来这句话。是呀,王支书玩浪漫呢,怎么就想到这句充满情调充满诗意的口号呢,也许是会议上听说、报纸上看到的吧。
保管室东边是一排猪圈,砖头砌的矮墙,得刷上标语。我估好位置,刷下“大养生猪”“猪就是肥料”。农民问我,猪怎么就是肥料呢?猪粪才是肥料呢。我说,为什么要大养生猪?猪多肥就多,所以猪就是肥料。农民兄弟又说,照这样,人也是肥料呢。大家都笑了。人粪尿当然是肥料,与猪圈肥一样,都是上好的有机肥。生产队征集人粪尿与猪圈肥,都要付给农家费用。养猪既发展了集体经济又为庄稼增加了肥力,当然要大养。
我拎着石灰水桶,走村串户,找墙刷字。农民看到我,都很欢迎,很高兴在自己家的墙上刷上白亮亮的大字,都关照我给他家墙上写点什么。农家的土墼墙,墙外抹着一层泥,这泥是农家建房时特意在河里罱的。新鲜河泥有粘性,抺在内外墙上,光溜,起美化作用,且可防水,不让雨水打进土墼缝使墙体受伤。在这样的墙上,用石灰水刷字,顺手,吸水快。有的人家墙讲究,墙脚上方贴了排一尺多高的草帘,草帘上半部用泥粘接在墙上,这就不方便写了。农民还是要我写上,说把字写小一点儿。
我变换着字体写,黑体,仿宋体,隶体。在墙上写字用隶体,写得好的是公社文化站侯站长。公社里只要有什么活动,大门两侧的院墙上,都会贴上红红绿绿的大纸,都会看到侯站长半蹲着,用排笔蘸墨水写“坚决拥护”“热烈欢呼”之类的口号,用的就是隶体,一个字有脸盆大。他写得很流畅,旁边站满了围观的人。多黑的大字,谁走到这儿不停下来看几眼呢。想起侯站长的隶体字,我努力模仿,写出的字在阳光照射下,白得耀眼,也挺好看。
刷标语,报纸是我的好帮手。找张报纸带在身上,当有些字的笔画拿不准时,就把报纸打开找找,看清字体笔画,心里就有了数。比如“农”字,最后一笔平时哪注意是点还是捺,一看到报纸上“农业学大寨”的“农”字,就清楚了,是一捺。
傍晚回到知青屋,往桶里加了一点水,搅和两下,在屋外的大墙上,刷下几个大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从一队写到五队,整整写了三天。但凡有点空墙,都被我用标语填了空。公社冬季“党训班”上,大队被公社表扬,说是宣传工作做得好,声势造得足,去东团营,老远就看见墙上明晃晃的大标语了。王支书很高兴,告诉了我,我也很高兴。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