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南浔古镇之旅

2025-08-14 20:32:39    作者:□ 俞永军    来源:今日高邮

走进南浔古镇,纯属偶然,然就是这次偶然让我暗自折服。

翻开历史的篇章,水晶晶、明晃晃的南浔,南宋时期就已“耕桑之富,甲于浙右”。辑里湖丝,闻名天下。南浔历来崇文重教,明朝便流传“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嘉业藏书,翰墨飘香,名宅大院,古典园林,中西合璧的建筑……无不折射出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神奇的人文底蕴。

我抵达的第一站是刘氏梯号。据导游介绍,刘氏是当时南浔首富,靠丝绸起家,鼎盛时期家产曾是没落的清王朝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一踏进古宅,就看见亭台楼阁掩映在高大古朴的绿树丛林之中,增添了不少肃穆与典雅。尤其是隐藏在古宅之中的西式建筑雄伟壮观,黑瓦红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尽管时光老人已流转了一百多年,但里面许多建筑、装饰仍无法消减当年的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看,它的地砖从遥远的法国购买,如今一百余年仍崭新如初,哪像现在不少建筑,短短几年就斑斑驳驳、坑坑洼洼。

最令人震撼的是张石铭旧宅的玻璃雕花,一百多年,仍洁净透明、栩栩如生。导游告诉我,这种玻璃从法国进口,一小块就值一两黄金,它终年不沾灰尘;旁边是仿造的,灰蒙蒙一大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游人无不翘起大拇指啧啧称叹。

跟随导游,我们来到嘉业藏书楼、小莲庄。藏书楼为“回”字形建筑,既有利于采光,又有利于书籍保护。廊道边的栏杆全是法国进口,中间镶嵌着相同的汉字。由于当时没有焊接技术,所有接头全是铆钉相连。最神奇的是,不少廊柱底端预留一个孔洞。导游问这是什么,大家面面相觑。当听说是下水管道时,我们的崇敬之情又平添了几分。小莲庄建筑,一方面彰显主人的儒雅,一方面又折射主人的开明。各式各样的亭台,各种各样的壁画,透露出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底蕴。阔大别致的湖面,莲叶田田,荷花摇曳,真是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的绝佳之地。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