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22:53:12 作者:□ 陈谷登 来源:今日高邮
妈妈走了,留下的是无法填补的空白和无穷无尽的思念。妈妈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默默地用爱编织着生活的每一天;妈妈的一生又是伟大的一生,从照顾年迈长辈到抚养子女成人,用瘦弱的肩膀撑起家庭的重担,用无私的付出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妈妈出生在一个多子女家庭,在8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也养成了勤劳肯干的好习惯。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婚后对于妈妈而言,上有公婆、下有4个子女,一个8口之家,生活的压力可谓是不堪重负。我父亲担任农村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工作,剩下的就是老的老、小的小了,平时家务事全都落到妈妈一个人身上。妈妈就像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每天清晨早早起来扫地、做饭、打猪草,白天忙上工挣工分,夜晚灯下缝补浆洗、做衣做鞋,还要抽时间种瓜种菜、照顾老小。
我们兄弟姐妹逐渐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妈妈的负担却没有减轻,今天帮你家烧饭、洗衣服,明天帮他家带孩子,还要种好自家的责任田。
到了晚年,妈妈不愿意给子女增加负担,平时从来不开口向我们要什么,就靠着我父亲的那点退休金维持生活。几年前父亲走了,我们这些儿女都劝她搬到自己的家里来住,她总是以“和你们一起住不自由”为借口,实际上就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我们只好安排专人每天给她买菜烧饭、打扫卫生,剩下的生活琐事仍由她独自承担。现在妈妈就这样离我们而去,思念之余我们也隐隐感到:未及尽孝已别离,此生永失避风港。
妈妈对我们兄弟姐妹疼爱有加。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全靠妈妈的辛勤劳作,没有让我们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供我们上学,教我们做人。我们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后,虽然没有走远,但平时也很少回家。妈妈总是放心不下,隔三差五地到各家去看看,还要带上一大包瓜果蔬菜。那年我生病住院,恰逢新冠疫情期间,妈妈不能前来看望,每天心神不宁。终于有一天可以走动了,妈妈带着补品来看我,一见面两眼通红、泪流满面,拉着我的手说道:“登子乖乖呀,你瘦多啦!”我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流遍全身。而如今,我再也触碰不到那掌心的温度,唯有梦中再听妈妈唤我乳名。
妈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为人宽厚而随和。我们的二姨家离我们家不远,二姨夫去世得早,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她家大女儿已经嫁人,家里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那些年妈妈总要抽时间帮助料理家务,还要瞒着公婆给他们带点吃的、穿的、用的。生产队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都非常喜欢我们的妈妈,平时大事小事有求必应,今天帮你剪个鞋样、裁件衣裳,明天帮她带个孩、做点事。哪家出现了点小矛盾,她总是左劝右劝、尽心调解。晚年住在乡下时,偶尔也与人打打小牌,每次赢钱总要退给人家。问她为什么,她笑笑说:“有人陪我玩就够了。”住到城里不久,便在蝶园广场结识了一帮无话不说的闲聊伙伴。
妈妈性格坚韧、意志顽强,生活压不垮她,病魔也吓不倒她。1998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妈妈在自家阳台上不慎摔倒,一条腿很快肿了起来。爸爸连夜把妈妈送到医院,诊断为股骨断裂,第二天就做了换股骨头手术,打进了钢钉,出院后回家继续卧床休息,期间所经历的痛苦可想而知。几个月后,妈妈重新站了起来,那钢筋也成了妈妈身体的一部分,再也没有取出来。2019年夏天,妈妈被诊断为口腔癌,做了切除手术。到了2023年春节后,口腔癌已经扩散,在家人的恳求下,妈妈又一次做了手术。这次手术整个下巴都被切开,刀口长达10多公分,好长时间脸肿得像只气球,子女们看了心里不是滋味,妈妈却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过了几个月,妈妈的病奇迹般地好了,我们做子女的非常高兴,筹划着要在她90岁生日时好好庆祝一番。
如今,妈妈的突然离去,让我们明白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与痛。妈妈,我们永远想念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