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奉行终身之“一言”

2025-09-04 19:55:01    作者:□ 姚正安    来源:今日高邮

子贡在孔子弟子中是很特别的一位。年龄小,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出身商家,生意做得非常成功,财富积累富可敌国,与诸侯们分庭抗礼。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是这么介绍的:“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意思是说,子贡曾在孔子门下学习,后来到卫国做官,又利用买贱卖贵的方法在曹国与鲁国之间经营。在孔子的七十位高徒中,子贡是最富有的。子贡常常坐着四马牵引的车子,携带厚礼访问、馈赠诸侯。那些诸侯国的国君们与子贡只行宾主之礼,而不行君臣之礼。可见,子贡在诸侯国中的影响有多大。孔子也曾感叹颜回道德完美但经济上常常困顿,而子贡不听从命运安排,去做生意,猜测市场行情往往很准。(语出《论语先进》:“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贡头脑发达,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是外交家级别的,也确实出使多国,化解国际难题。他曾经有过一次出使而使五国形势发生剧变的辉煌业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详细记载。有人据此说子贡是纵横家的鼻祖,也不是信口开河。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张仪是鬼谷子的学生,而鬼谷子至少是子贡身后一两个世纪的人物。

我认为子贡很可爱,有时被孔子批评还是嬉皮笑脸的。在《论语》中出场的次数很多,向孔子提问题的次数也很多,有时所提问题比较“刁钻”,褒义一点说比较新颖独特。

有一天,子贡跑来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拿来终身奉行的。孔子说,有啊。孔子还真的告诉他,有一个字可以奉行终身,而且还跟进解释了这个字的具体内容。

《论语·卫灵公》是这样记载的: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之“言”,金良年先生在《四书章句集注》今译里解释为“话”,即为“一句话”。傅杰先生在其所著的《论语百句》中解释为“字”,即为“一个字”。我从傅译,因为孔子回答的正是一个字——恕。而且,“言”作“字”讲的早已有之,比如“五言诗”之“言”、“万言书”之“言”。

按字面解释,恕是宽恕、原谅。孔子对恕有具体解释,或者叫实现路径,也就是说如何做到恕呢?恕的实现途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不想望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凡事要替别人着想,要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对方,我会怎么想、怎么做”,然后自己再作出做与不做、怎么做的判断,这样就不至于强人所难,甚至所做与对方所想失之千里。

举一个例子说,一个老板在给员工发工钱的时候想一想,如果我是员工我要多少钱、该希望什么时候发钱。这样一想,可能就不会克扣员工的工钱,更不会一拖再拖,甚至卷铺盖走路。

民间常听人说,拿己心换人心,就是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原来,孔子的“恕”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浸洇在世世代代的心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是“恕”的一般要求,更进一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做到这一步,一个人的德行离“仁”就不远了。自己在社会上立稳脚跟了,想到帮助别人也立稳脚跟,自己发达了,也帮助别人一起发达,这样的人还不是仁人吗?

所以,孔子告诉子贡,“恕”可以奉行终身。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