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路灯

2025-09-08 18:24:40    作者:□ 戴顺星    来源:今日高邮

少年时代,在乡村生活,那时还没有电,煤油灯是主要照明工具。父亲是制作煤油灯的能手,他找来废弃的墨水瓶和牙膏壳,制作灯身和灯头,而后用棉花捻成柱状做灯芯,这样,一个朴实小巧的煤油灯就做成。天黑了,划着一根火柴,点亮煤油灯。灯光映红了母亲慈祥的脸,照亮了土墼垒墙、麦秸苫顶的简陋茅草屋。油烟袅袅,灯芯上结出灯花,红艳灼目。我和弟弟伏在灯下写作业、看书。

夜晚,村庄一片黑暗。没有路灯,借着星辉月光赶夜路。条件好一点的带着手电筒赶路;那时候,更多的人选择吃完晚饭后早点休息。村里的小孩都怕黑,到了没有月光的夜晚,即使玩性十足,也不得不离开玩乐的场所。没有路灯的童年,黑漆漆的,连我的心里也是黑暗的。

不久,家家户户通了电,有了电灯。父亲给每个房间装上15瓦的灯泡,黑色的拉线开关。天黑了,轻轻一拉,白炽灯光装满砖瓦的房屋,照亮父亲的笑脸。我在东厢房灯下写作业,弟弟在西厢房灯下写作业。

不知谁说了一句,村里要是有盏路灯就好了。父亲是生产队队长,他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我家在村庄的位置适中,他决定在门前的广场上安装一盏路灯。路灯很简陋,就安在门前一棵泡桐树上。它伸着长长的脖颈,戴着一顶蓑笠帽,活像一位独钓寒江的老翁。

装上路灯的那天黄昏,村民都伸直了脖子盯着路灯,焦急地等待黑夜的到来。最兴奋的,要数村里的小孩,眼睛一眨不眨地抬头看着路灯,他们早已忘记驰骋于田野的快乐,满脑子都是那盏明亮的路灯。尽管月亮很圆,夜色很美,但人们只顾盯着那盏路灯。父亲此时就像一个魔术师,轻轻拉动门后的灯线,那盏路灯瞬间将黑暗变成了光明。“亮了,亮了!”“我们有路灯了!”村民们高兴地欢呼。“噼噼啪啪”,不知谁放起了鞭炮。

此后的日子里,到了晚上,路灯就会准时亮起来。村里的大人小孩聚集在路灯下,大人谈论着年景以及发生在身边的琐碎事,孩子们则尽情地玩耍,踢毽子、跳绳、格房子、掼纸炮、滚铁环、编花篮、拉转转……

后来,我进城读书,成了“半个城里人”。城市的路灯不像现在品种多样,多为白炽灯,安装在水泥电线杆上。夜幕降临,街道旁路灯像听到口令一样,齐刷刷亮起来。灯光透过斑驳的树隙泻下,柔柔的,安然而祥和。人们迈着悠闲的步子在路灯下散步,孩子们在路灯下嬉戏,欢快的笑声飘荡在星光灿烂的夜空。

前几年,我回到村庄,门前的那棵泡桐树和路灯早已不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土路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条红色的健身跑道。在父亲安装路灯的地方,矗立着一盏太阳能路灯。路灯上有一块太阳能光伏板,光伏板的下方是一组蓄电池。白天,太阳光照射光伏板,储存能量,到了晚上,太阳能路灯就会自动亮起来。柔和的灯光抚摸着我,我想念我的父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