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8 20:57:30 作者:□ 张爱芳 来源:今日高邮
读濮颖的小说总让我想起汪老文章中的一句话:眼前生意满,世上苦人多。是的,作为一位女性教育工作者,她善良,有悲悯之心,她的小说多关注底层女性的生活状态。
含蓄是濮颖小说的特点。她从不把话说得太白,就如《包子太忙》里的片段描述:“郝英莲怎么也想不起来女儿的脸什么时候开始从圆变长的,就像不知道这张脸上的表情什么时候从天真变得矜持一样。随着这些变化的,还有女儿的身体。”如若是一般作者,可能会直白地说出郝英莲错过了女儿的青春期,很遗憾也很无奈。可是濮颖不,她用了一个词“想不起来”,让读者读出来这个妈妈对女儿的关心是少的。“天色就在眨眼之间暗了下来,快得叫人来不及细想。”这一句双关的话不仅写出了天黑得快,也暗示了人生路上的匆忙。人生是个单行道,有一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甚至都没有弥补的机会。
这样的含蓄还体现在《凤仙花》这篇小说中。凤英和来宝互有情愫,但为了瘸腿的哥哥小林,凤英只能服从于换亲的命运。换亲后的日子怎么样?濮颖没有花过多的笔墨去写她不幸的婚姻,去写她家暴的丈夫,只在文末有一句“她撸起袖子给母亲打水洗脸的时候,露出胳膊上一块块青紫的伤痕”,这“青紫的伤痕”足见凤英悲惨而无奈的婚姻生活。即便悲惨的婚姻生活而导致伤痛的结局,也被濮颖含蓄地美化了:突然,来宝看到那十根指头上飞出十只美丽的蝴蝶,绕着凤英翩翩起舞。读完不禁让人唏嘘,感叹凤英悲苦的命运。
接地气是濮颖小说的另一特点。她多着眼于基层女性,她们为了生存顾及不上生活中应该有的程序。这座小城里有许多家像“大智培优”这样的机构,如小说中所说,机构的辅导老师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好多题自己都做不出来。小饭桌的菜有各种各样的难吃。即便如此,小雅或“小雅们”还是在这样的地方从小学成长到高中。这样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孩子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最后依赖于此。毕竟这里有同龄人陪伴,一起说话,一起打闹;毕竟回家永远只能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有的甚至回家连父母的面也见不着。然而,郝英莲有什么办法呢?自己的生活好比鸡寻食,有一口噇一口,一天不开门,一天没收入。因为忙赚钱,她好多事情顾不得,顾不得妹妹郝翠莲来与不来,顾不得回家看父母,顾不得母亲想她不想她。她满脑子只是包子,上千只包子要多少面粉?多少鲜肉?一天蒸多少才能赶在年三十前完成?要不要多雇个小工?
贴着生活来写也是濮颖小说的特点。她是生活的有心人,通基层的人情事理,懂生活中“嫌你穷,怕你富”的人性之恶。这种人性之恶连父母姐妹也不例外。自己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时,没有一个亲戚出来帮自己,当自己一滴汗珠子摔八瓣苦到钱时,父母兄妹、同宗亲戚却都把自己当成发大财的主了,都想方设法来消耗自己。自己在女儿的通讯录中最终失去了“妈咪”的昵称,只成了“包子太忙”。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包子太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生活中的得与失究竟是均匀守恒还是得此失彼?
《我不是嫦娥》整本书就像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读濮颖的小说如同在北风呼啸的冬日,下晚班穿过匆忙拥挤的人流回到家,走进热气氤氲的厨房,那熨帖、那温暖,让人有说不出的贪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