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破局者的精神图腾

2025-09-18 20:58:03    作者:□ 周游    来源:今日高邮

王开林先生大著《功名诀:左宗棠镜像》如一柄寒光凛冽的历史棱镜,穿透晚清尘埃,以“非常功”与“非常名”的双重视界,镌刻下民族英杰左宗棠荡气回肠的一生。这本书不止关乎一段跌宕往事,更揭示了在无解乱局中杀出生路的历史定律,其中蕴含的破局智慧宛如精神图腾,激荡人心。

左宗棠的前半生,全然是一次对传统赛道的蓄意“出逃”。科举落第的屈辱足以让常人沉沦,他却反身跃入舆地、兵学和农桑的“实学荒原”,将“功名在册”的执拗转化为“经世致用”的野望。当湖南巡抚张亮基在太平天国战火中向其求救时,他以幕僚身份展露“昼夜调军食,治文书”的惊人务实能力——这不仅挽救了长沙危局,更点亮了“布衣可救世”的惊世曙光。

正是这种根植于务实的魄力,成就了左宗棠日后最震撼世人的壮举。当清廷就新疆弃守展开虚无玄谈,白发苍苍的左公竟高抬棺木慨然西征。这既是一场对“塞防必弛”谬论的武力驳斥,也把“重新疆即保蒙古,保蒙古方卫京师”的战略眼光铸在历史长碑之上。在陕甘治理难题上,他同样以务实巧思应对士子因困苦路途弃考的尴尬,奏设甘肃分考场,亲手规划贡院。于是,“共赏万余卷奇文”不再是一句虚言,而是为贫瘠西域文脉倾注的生命之源。每一枚破局之钥,都由他亲手锻造。

而下卷的“非常名”,则是一曲关于处世艺术的华美复调。左宗棠与曾国藩的传奇交游堪称古典君子典范,既有军事理念争执导致数年决裂,也有曾公死后他挥泪致挽“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的坦诚。他与胡林翼的“宿松会晤”,则似战乱中定心的盟誓,奠定了湘军精神脊梁。面对李鸿章的权力缠斗,他总是举起“国之大义”这柄神圣量尺,在协作制衡间游走,把个人恩怨置于民族命运的巨舟之下。

左氏最为可贵者,是烈火般功绩之下的那份淡然本色。即使权位登顶,他始终抱守“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古朴信条,临终时留予后人的家训更是字字珠玑:“俭以广惠,慎交游,勤耕读”——这与他写给子孙书信中对浮名的警惕一脉相承。

左公的光辉,恰在历史的困境处最显闪耀:

在人生低谷的挣扎,他依靠的是自我迭代的沉静——科举无路之际,他并非愤世消沉,而是以军务幕僚的每一步攀登为实学与权位间架起坚实长梯;在国运的危急关口,他则爆发出以血自证的无畏勇气——抬棺之姿告诉当朝腐朽:无坚冰不可摧,无歧途不可劈。

而贯穿其一生的心法却是格局至上,小辱莫争。即使与权臣李鸿章对立,亦只争庙堂策而不计个人私怨。功名之诀,早铭刻在血性担当,而非同辈倾轧。他那植根于湖湘文化的“霸才”气质,从来只在为黎民山河而迸发,从未沦为自我膨胀的迷药。

在王开林史诗般的叙述中,左宗棠最终完成的不仅是一部英雄列传,更是一部逆流而上的生存指南。身处百年变局、焦虑与内耗丛生的当下,重读左宗棠,不亚于一次精神上的“寻宝行动”:他教导我们不必在既定赛道上匍匐求生;低谷是自我重塑的最佳熔炉,绝境恰为开创崭新格局的密钥,而真正的丰碑只立于对良知的始终忠诚中。

《功名诀》之所以穿透历史尘埃直抵当代,正是因为王开林未将左宗棠镀成金光偶像,而是雕琢成多维立体的精神参照。每一场困境都隐藏着破局密码——它或藏于如左公抬棺般的孤绝勇气,或在细思陕甘文脉工程的审慎全局观之中,抑或在政治宿敌间坦诚以家国为重的宏阔胸襟里。

今天重读“功名诀”,更是在一个价值飘摇、出路纷繁的世界中重拾坐标。不必重复历史英杰的道路,但必须拥有像左宗棠一样,于暗礁环绕的历史激流中扬帆的顽强定力——因为最不朽的功业,从来都是对腐朽常规最为华丽的背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