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那年那月饼

2025-10-09 18:51:00    作者:□ 韩世凯    来源:今日高邮

记忆中的40多个中秋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但总不及运河西堤那轮的透亮。那年我刚从部队退伍,就跟着兴化县永合区民工营,和近千号同乡一路颠簸,在高邮运河西岸落了脚——这里就是运西船闸的建设工地。黄土漫到脚脖子,远处古城墙在雾里露着檐角,运河浪头拍着堤岸,像在迎接我们这些修闸的汉子。

工棚是用竹竿、树棍搭的架子,外头蒙着塑料布,棚顶铺层稻草,风一吹塑料布“哗啦啦啦”地响,雨大了就得挪着铺盖躲漏雨的地儿。有的往墙角挤,有的用草帽、塑料布搭个临时小棚,听着雨水砸在棚顶“噼里啪啦”响。这和部队规整的营房没法比,心里头虽有点落差,但仍透着一股不屈服的劲儿。

记得中秋节前一天,天忽然飘起毛毛细雨,工棚前的小路踩上去“咕叽咕咕”地响,鞋帮沾着黄泥巴甩都甩不掉。“有高邮慰问团来啦!”有人扯着嗓子喊,我们撂下手里的活儿往棚外跑,就见一队穿蓝布褂的人,怀里抱着纸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从泥路上走来,裤脚全溅满了泥点。

“给兴化民工兄弟们送月饼了!”为首的人嗓门亮,挨个儿工棚分——一箱“高邮月饼”,油纸上印着暗红的“福”字,一打开,芝麻和糖的香气就钻鼻子;还有一箱双黄蛋,蛋壳泛着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工棚里瞬间热闹起来。民工老张糙乎乎的手接过月饼,指节上的老茧蹭得油纸“沙沙”响,咧着嘴直笑;小李举着只双黄蛋,跟身边人打趣:“咱这辈子头回见俩黄的蛋!”雨声混着笑声飘远,连运河里的浪都似更欢了,顺着风跳得老高。

正闹着,几位慰问团领导忽然往河边走——河上还泊着几条摆渡船,老陈他们正在船上守着。他们踩着晃悠悠的跳板跳上船,把月饼和鸭蛋轻轻搁在船头。老陈是个倔脾气,平时话少,那天却湿润了眼,颤着手掰开一块月饼递过去:“领导尝尝,‘高宝兴’是一家,这月饼,就是咱自家的味儿!”

后来我吃过各式各样的月饼,却总记着运河边的那一口——那味道里,有工地上黄土的土气,有细雨的清凉,还有退伍后和同乡们挤在工棚里躲雨、一起干力气活的热乎劲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