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8:24:28 作者:□ 王鸿 来源:今日高邮
上世纪七十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高中毕业后,只能面临下乡插队、分配工作、参军入伍三种选择,而参军入伍则是多数年轻人最好的选择。
当时我家住县政府大院西侧,每年冬季,都会看见一大批体检合格、应征入伍的新兵,在地处熙和巷的县二招、公园会堂和党校,换上新军装,胸佩大红花,在亲人的深情目光注视下和锣鼓声中,即将奔赴军营。他们中有我熟悉的邻家大哥。对此,我羡慕得不得了,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当兵。
转眼到了1976年冬季,征兵工作又开始了。当时我正在高邮中学上高二,姐姐已到扬州工作,家中就剩下我一个。我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欲积极报名。还在少体校曹教练的支持下,特地请来当年带兵的团参谋长,专门到县体育场乒乓球训练馆看我打球。部队需要有体育、文艺特长的年轻人。那天,我打球格外认真。
在邮中,想去当兵的学生有很多。机不可失,不少同学的家长,纷纷找到校领导打招呼,都希望赶上这一次征兵。如赶不上,高中毕业后就有可能下乡插队,何时能返城,谁也不清楚。校领导研究决定,年龄不符合要求的同学,一律不得报名。就这样,我班有3位同学如愿参军入伍。
我当兵的梦想未能成真,几十年来,一直藏于心中。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