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冬,来了。我第二故乡的庄子上,本来就单调的杂树,更凋零了,光秃秃的苦楝枝头,吊着丛丛楝果。难得生产队会计家一株高高的杮树,寂寞地长在屋前菜田一角。黄叶落尽后,挂在树上的杮子,犹如一盏盏通红似火的小灯笼。[详细]

2019-12-23 20:17:58

  幼时,冬天比现在冷。才立冬,玉带河两岸,草枯树禿。过不多久,水面开始结冰。到了三九四九,零下八九度很平常。气温这么低,我们却还嫌低得不够,就盼来一场大寒潮。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享受冰上走的快乐。  终于盼[详细]

2019-12-23 20:17:32

  16岁那年,我揣着高中录取通知书,骑着一辆借来的破旧自行车,一路高歌向学校疾速驶去。  赶到高中校园时,报名处早已人头攒动,挤满了来自各个乡镇的新生。“怎么只有500块钱?”一声刺耳的声音,陡然[详细]

2019-12-23 20:17:09

  二妈(准确说是老公的二妈)很瘦小,1米5的个头,只有60多斤重。她的生活极简朴,穿着非常朴素,吃食上从来不浪费。  二妈跟二爷年轻时因为生计艰难逃荒去常州,并在那定居下来,生了1儿3女。那个年代,二妈家这么多[详细]

2019-12-23 20:16:44

老去了多少寒碜岁月 井沿磨深的疤痕,清晰地 映照当年的典当人 更迭的日月逐渐肆意 一串串哑语古钱,一组组灰色记忆 归与未归都在恍惚间 寒气正近 而古井目光碧绿 从晨曦到暮色 泉水还是当初模样 喉咙里已[详细]

2019-12-23 20:15:07

  陈友兴先生原是我在高邮师范学校的同事,现为扬州科技学院副教授。陈先生潜心于地方文史的研究,在史实的考证和辨析方面尤见功力,此前已先后在《扬州地方文史论丛》《扬州大学学报》《扬州教育学院学报》上[详细]

2019-12-19 19:35:56

  初冬,冷雨。走进老高邮人民公园,也是如今的抗战最后一役文化园。  门口一株高大的银杏树披着耀眼的金黄,兀立在苍茫中,与文化园锈红沧桑的耐候钢建筑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片片银杏叶飘零在凄风冷雨中,胜利[详细]

2019-12-19 19:35:27

  1973年8月25日,我们从泰州城里来到高邮湖西的送桥公社戴庄大队戴庄生产队插队落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那时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只有生产队订有一份报纸,还不一定轮到我们看。两到三个月才能看一次露[详细]

2019-12-19 19:35:00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