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著名文艺评论家陆建华在《汪曾祺的春夏秋冬》这部宏著里,有一篇《多情最是故乡人》的文章,谈及汪老为我改诗的事情,每每捧读,总感到汪老就在我面前和蔼慈祥地向我传授诗经,启迪诗路,指导我捕捉哲理诗魂。细细琢磨汪老那语重[详细]

2007-10-15 00:00:00

望富乡乡长祝才来连日来为招商引资的事儿伤透了脑筋,虽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但 “八”字仍然不见一撇。市委“凡招商引资项目没有进展的乡镇,乡长就地免职”的黄牌警告,急得他如坐针毡。 望富乡是K市[详细]

2007-10-15 00:00:00

山路弯弯 泉水潺潺 我从远处来 山峰白云间 不见了车船 不见了楼台 飞天起舞 笙乐齐鸣 庙宇在 云海中穿行[详细]

2007-10-15 00:00:00

渔村是个小村子,傍湖而居的村里人祖祖辈辈靠养鱼、打鱼为生。 村东头的孙家和村西头的梁家是世交,可是今年却成了冤家。事情源起于两家同龄的男孩子,一次两人在村子里的老槐树下掰手腕,不料小孙的手腕被掰断了,治疗了很长[详细]

2007-10-15 00:00:00

“家(gā)来那(la)?” “家(gā)来了!” 乡音未改,鬓毛已衰。1991年秋天,汪曾祺先生应乡人之约,第三次踏上魂牵梦绕的故乡大地。 汪老,此次回乡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为北海大酒店开业剪彩。由于工作的关系,汪[详细]

2007-10-15 00:00:00

父亲的咳嗽声 断断续续地 从山芋窖里爬出来 春暖花开又储进去父亲的咳嗽声 喉管里总咳不出那口痰 总想完整地说一句话 父亲在并不情愿的微笑中 急切地跟着黄昏后的夜走了黄土地上的红高粱 二十五年如一日 伴着父亲的[详细]

2007-10-15 00:00:00

老一姓伊,单名一个一字。当年父母生下老一后,请江湖卦仙给他算了一卦,卦仙说,孩子的名字要起笔画最小的字,将来能吃不掏钱的饭,穿不掏钱的衣,住不掏钱的房子。于是,老一的父母就给儿子起了个一字,因为没有比一笔画再少的字了。[详细]

2007-10-15 00:00:00

汪曾祺的文字让高邮人延伸了自己的记忆,延伸了自己对这片故土的认知与了解。记忆这东西,像游子的乡思,游子的梦境,将随生命的中止而消逝。 我写这篇纪念文章仅仅因为自己是个高邮人,是汪曾祺先生的同乡。我与汪曾祺只见过[详细]

2007-10-15 00:00:00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