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丫,是一个象形字,原义是指树木、物体分叉的部分。常用的词有丫巴、丫杈、丫鬟、丫髻、丫头、丫枝等;而在江淮一带,尤其是里下河地区有一个词较为特殊,那就是“丫子”。 丫子在水网地区是一种取鱼工具,制作较简单,[详细]

2015-03-19 00:00:00

在计划经济年代,化肥(当时我们这里的老百姓管它叫“肥田粉”)在农村还未普及,“罱河泥”不仅为农田提供有机肥料,而且又是疏通河道、净化水质的主要方法。 在儿时的记忆里,我们家人口多、劳力少,为了挣[详细]

2015-03-19 00:00:00

——读徐晓思长篇小说《母亲望着我》 作家徐晓思说,“我写作离不开里下河。乡村社会的伦理,里下河的精神,是我写作的起点和落脚点,是‘我的生命我的歌’,丰富多彩的源和流”。 发表在《钟山[详细]

2015-03-13 00:00:00

曹耀琴先生走了,这消息让我大吃一惊!记得每次聚会后,他到上海服侍岳母、带外孙,我到南京带孙子,已经成为常态;不久前再次聚会后,临分手时相约,下次聚会要痛饮三杯。当时的他,红光满面,思维敏捷,宏论迭出,妙语如珠。哪里会想到,他竟[详细]

2015-03-13 00:00:00

时光荏苒,年复一年,羊年春节虽然过去了,但心中的年味似乎还没有淡去。年夜饭吃了,春晚看了,年也拜了,压岁钱也发了,高香也烧了,鞭炮炸裂铺就的红地毯与亲朋同学之间的杯觥交错也成了过去时。但今年我家的年味与往年有点不一样[详细]

2015-03-13 00:00:00

1948年我在扬州江都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当时家境贫寒,如果继续读高中,要交学费和在家中吃饭,由于这些因素,我没有立即考当地高中,而是持观望态度,等一等、看一看再说,只想找个饭碗,解决这一问题。这时在高邮的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详细]

2015-03-13 00:00:00

寒冬的太阳已经走至最南方,到了早上九点多钟,它才从前面邻居家二楼的屋脊上露出白净的脸盘儿,把那金子般的光投向后邻的阳台。阳台一角的花池里,那棵已经掉光了叶子的腊梅,枝桠上挂满了像铜磬似的黄梅花。花儿遽映朝晖,吐着[详细]

2015-03-09 00:00:00

我外婆,好像也没什么事儿——至少是,我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在我妈十几岁时,我外婆就已经去世。我几乎不知道我外婆究竟有一些什么事迹能流传至今,流传到她老人家外孙的耳朵里。真的什么大事情也没有。这是我此生[详细]

2015-03-09 00:00:00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