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日前,拜读到朱延庆先生为纪念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专门撰写的文章:《汪曾祺与〈高邮县志〉》。文章引起我极大的兴趣,读后感到非常亲切。因为朱先生是我敬重的领导和老师,而《高邮县志》则与我的父亲有关[详细]

2020-07-16 21:45:27

  童年,我总在镇江外婆家常住,即使后来在父母身边上学念书,寒暑假也必定去外婆家。外婆喜欢我,我也思念她。  外婆住在镇江上河边,那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灰墙黛瓦,前后五进院落南北串在一起,每进都是一样的格[详细]

2020-07-16 21:44:51

  1947年左右,我六七岁,该到上学的年龄了。  我6岁丧父,祖父把一切希望寄托在两个幼孙身上。弟弟才两岁,太小。祖父为我打了一张学桌,又找了一块宽厚的木板作凳面,打了一张学凳,送我去读私塾。  我的启蒙先[详细]

2020-07-16 21:44:27

  苋菜产自我国,36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苋”字。夏食苋菜,自古而然。先人云:“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  苋菜可炒可汤。不管是炒还是汤,皆取其嫰尖。嫰尖须泡水。十分钟后,得[详细]

2020-07-16 21:43:58

  不知不觉,夏日已飘然而至,一阵阵此起彼伏、抑扬顿挫的知了声又响彻耳边。这聒噪而热烈的鸣叫声,让我倍感熟悉和亲切。在家乡那片土地上,它曾陪伴我度过多少快乐而有趣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详细]

2020-07-16 21:43:33

  我的老家在一个集镇上,每次逢集就是乡亲们的盛大集会。四邻八村的乡亲早早地赶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把狭窄的马路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  快过年的一个逢集日,我在家吃过中午饭准备去上学,走到集场那[详细]

2020-07-16 21:42:37

  一则故事令我悲切。  江北某县城,去年夏季某一天发生一件悲惨的事。某单位的一名男性职工,死在家里四天后,才被发现,尸体已经腐烂。原来,这名职工因为临近退休,不正常上班。妻子在省城帮助儿子带小孩,其一人[详细]

2020-07-14 21:19:54

  1977年高中毕业那年,我17岁。7月份刚离校,8月份就开始“下放”了,而且是最后一届。我算是赶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  我们的下放地点就在本县农村。我所在的知青点在澄子河边,龙奔公社临城大队[详细]

2020-07-14 21:19:24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