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今年暑假天太热,仿佛九个太阳出来了。也不知是因为我在外学习遭了罪,还是在家打理新居吃了苦,脖子、下巴甚至双眉间都冒了痱子,大有燎原之势。特别是脖子,都看到痱子兀自密密麻麻立在那,皮肤还黑了一层。小时候就容易出痱子[详细]

2017-09-19 00:00:00

《猫耳洞诗选》(中国人民解放军35276部队政治部编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出版)是我今生最为难忘的一本书。我之所以一直珍藏而且经常翻阅这本诗集,不仅仅因为集中收有我两首战地诗,而是我一直被战友的诗作强烈地感染着[详细]

2017-09-17 00:00:00

近来,我的退休同学微信群,热议《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以下简称《滚》),对其中“几度夕阳红”的理解,或曰“歌颂英雄”,或曰“讥讽英雄”,或曰“感慨英雄”,意见纷纭[详细]

2017-09-17 00:00:00

与信息闭塞、单一的正统教育时代相比,如今我们无疑进入了信息爆炸、言论自由的时代。从信息传播层面及其对人的影响,两个时代孰优孰劣很难评判。世人常常感叹,上世纪60年代前出生的人思想单纯,能吃苦,富有责任感。现在是一[详细]

2017-09-17 00:00:00

我7岁那年,母亲患风湿性关节炎,四肢疼痛难忍,父亲从搬运公司熟人手里借了一辆板车,拉着母亲去车逻南边的二十里铺寻求有名的老中医。我和姐姐就跟着板车两旁护卫。父亲对我说:“跑不动了就坐妈妈旁边哦!”我说:&ld[详细]

2017-09-11 00:00:00

我的老家在高庙圩。我小时候,爸爸是个穷教书匠,妈妈在大集体干工分,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土坯墙的茅草屋内。两口锅一只锅盖,一张小桌两张凳,一席竹床,便是家中的全部物什,近乎家徒四壁。依稀记得我七八岁时,剪着童花头、扎着小[详细]

2017-09-11 00:00:00

一张一和王二是同一家工厂的工人。张一是怎么注意王二的呢?当然因为王二长得好看。在机器间低着头操作的样子好看,在工人们嬉戏玩耍时大笑的样子好看。王二的大眼睛斜睥着张一的时候好看,朝喜欢调戏漂亮姑娘的油混子翻[详细]

2017-09-11 00:00:00

早在春节期间就知道今年需要搬家,可总觉得仓促,可能是因为我还没有做好搬家的心理准备。我这个人不喜欢改变旧的生活状态,喜欢那种习惯了的舒适和安逸。在家人仓促决定需要在一周内搬完家的时候,我必须处理许多应急的问题[详细]

2017-09-11 00:00:00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