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周末回老家帮母亲打理旧物,偶然发现房间的柜子里珍藏着两双用报纸包裹的透着密密匝匝针脚线的布鞋底,瞬间勾起了我对童年时代手工布鞋的深深回忆。小时候过了冬至,村里的妇女们便忙着糊“骨子”、做布鞋了。她[详细]

2017-02-15 00:00:00

我们家有三件东西跟汪曾祺先生有关。一张照片。1981年,汪先生第一次回到故乡。也许是积压了几十年的思乡情感终于要找个喷口,就逮住了我先生杨汝佑,在北海大酒店门口留下了这张套牢胳膊的照片。老杨是杨家一脉的后人,与汪[详细]

2017-02-10 00:00:00

不怕大家笑话,起初我真不知道汪曾祺是谁。第一次听人说起汪老,我一脸茫然。那人见状遂问我:“知道《沙家浜》不?他是编剧。”我立刻肃然起敬,哇,那么厉害!真正了解汪曾祺及其作品缘于一档广播节目。2010年适逢汪老[详细]

2017-02-10 00:00:00

大约在十年前,我曾经在《汪曾祺的意义》一文中预言说,汪曾祺的文学价值远没有得到重视,将来我们会有重说汪曾祺的时候。时间果然是伟大的魔术师,近年来,汪曾祺研究持续升温,汪曾祺作品一版再版,汪迷们甚至按图索骥寻找汪曾祺[详细]

2017-02-10 00:00:00

春节前后,我带着农民工能否在大中城市买房的课题,有意做些了解。高邮和外地的一些农民,一般凭着早年的农副产品生意、开卡车、驾驶和出租挖土机等工程机械、特色工艺品营销、工匠手艺等,获得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了在大城市[详细]

2017-02-06 00:00:00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三是灯节第一天,这天是要吃圆子的。圆子是家里大人手工搓的。原料用糯米粉做外包,馅有多种,有芝麻桂花糖的,有用桃酥芝麻饼碾压碎了加拌芝麻糖的,有荠菜肉馅的(我们这儿少有全肉馅的[详细]

2017-02-06 00:00:00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我十一二岁,正是一生中最顽皮的年纪。那时候,过了年,就盼元宵节。元宵节又称“灯节”。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其实,最在乎的不是吃,而是那六天,人们可以上街尽情地“闹&rd[详细]

2017-02-06 00:00:00

我刚刚毕业那会儿,读了胡适先生1932年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一年后,我又重温了这篇文章。为此,还专门写过一篇感悟。毫无疑问,在今天,在工作了四年后的今天,这篇文章对[详细]

2017-02-06 00:00:00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