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随母亲及两个姐姐下放到周山公社联合大队,那个自然村的名字叫“马饮荡”,我外婆家就在这个村庄。 马饮荡,距高邮县城水路约四十里,距兴化县城水路约八十里。可能是兴化县的农副产品[详细]

2022-01-18 17:58:07

  (1)  此刻我正在南京去往广州的高铁上,途经湖北,下一站是武汉。闲来无事,记述一下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列车贴着桥面,沿着一条宽阔的大河行驶。我不由地想起《春江花月夜》中“汀上白沙看不见&r[详细]

2022-01-13 20:52:07

上世纪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得当时电影非常红火,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络绎不绝。那时候电视和其他文艺形式还不多,也未普及,电影是文化娱乐的主打戏。我酷爱电影,每来新片必看,这种情结[详细]

2022-01-13 20:51:44

立冬过后,勤劳的庄户人收拾好大田的农事,会利用难得的冬闲,在田头拾边地、大路旁边、庭院旮旯、家前屋后、河坎沟渠边到处栽种蚕豆。 我们那里把栽种蚕豆叫“点蚕豆”,一人也行,两人也可以,正常是丈夫[详细]

2022-01-13 20:50:38

院子里有一方小天地,十多平方米的样子,未浇混凝土,不作晒场,只用来种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蔬菜。试想,菜在院子里生长,活人眼目不说,需吃时拔几棵,既方便,更新鲜,真真叫做“起地鲜”。 这方小天地,一年四季[详细]

2022-01-13 20:47:08

写下这题目,内心已有些零乱。这样的家,大抵是很难为人接受的。我当然也是。打小时长辈们就告诫我:家,起码应该是整齐干净的。所以,我生活的家,便因了这些规矩而存在着:厨房的用品不会跑到堂屋去,该是奶奶房间的东西[详细]

2022-01-12 23:24:09

小时候,家家户户厨房里安装着或大或小的锅灶,在锅膛里添烧麦秸稻草和柴火,一日三餐,忙上忙下,灰头土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条件改善,开始用炭炉子了,烧的是蜂窝煤,中间分布着整齐的煤孔,原料广泛,成本低廉,比大锅[详细]

2022-01-12 23:23:51

元旦大早,睁开眼,快速地翻开朋友圈,哇,全是祝福,心里暖洋洋的。 “2:30,亲们准时在祺菜馆四合院集合。”“金秋之声”悦读会的陆晔老师在微信群里@所有人,“重要的事说三遍。” 下[详细]

2022-01-12 23:23:32

热点文章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5©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举报邮箱:jubao@gytoday.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在线投稿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